《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1年12月17日

黄松华:

徒手修机场 徒步进西藏

西藏日报记者 林敏 鹿丽娟

少小离川数十载,鲐背之年乡音在。

在自治区人民政府驻西安办事处郑州干休所院内,居住着很多曾参与西藏革命、建设、发展等各项事业的离退休老同志,他们大多祖籍河南或周边省市。一口四川话的黄松华,在这里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黄松华,出生于1931年,四川宜宾人。1950年1月参军入伍。先后在西南军大第八分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十八军卫校学习。参加抢修四川甘孜机场,后随十八军53师157团进军西藏。西藏和平解放后,先后在四川省资阳市人民医院,西藏军区生产部桑耶农场(后更名山南农场)、自治区农牧厅等单位工作;1980年调至自治区人民政府驻西安办事处郑州干休所工作,1985年退休。70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进军西藏史,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用青春、鲜血甚至是生命共同书写的。黄松华就是其中的一员。

因为提前有联系,黄松华知道我们来访。尽管腿脚不是很方便,但她还是拖着缓慢的脚步亲自开门迎接我们。

了解记者的来意后,黄松华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参与抢修四川甘孜机场的往事,打开了黄松华的回忆之门……

铁锹、铁锤、竹箩筐……这些最接地气的工具,在一座机场的抢修中担当主角,这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是无法想象的。四川甘孜机场,这样一座在70年前连接四川、西藏两省区最重要的空中通道,是靠人肩挑背驮修建起来的。

1951年春,十八军先遣部队在胜利结束昌都战役后,部队给养困难,于是上级决定抢修甘孜机场,建立川藏空中通道。黄松华是最早一批随部队进驻甘孜参与机场修建的。

到了驻地,部队要求不能骚扰当地老百姓,不给群众添麻烦,必须自己搭帐篷、挖窑洞居住。现在回想,那段时间记忆最深的就是恶劣的气候和艰苦的施工条件,“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是最真实的写照。

黄松华回忆说,她们十几个女兵一起,找了片坡地,搭起草皮房,再挖个平台出来当床用,一个大通铺能睡十几个人。床的旁边就放着每个班干活的工具。下雨天,外面下着大雨,“屋”内下着小雨,泥泞不堪,非常湿滑。

下大雨时,草皮房还存在巨大安全隐患。一次,53师政治部一个班的女兵就因为大雨压塌了草皮房而全部牺牲。

黄松华说,铺机场跑道的石头,都是大家从河里捡来的鹅卵石。女兵的任务,就是去河里捡石头,然后用筐子抬上岸。男同志则负责用八磅、十二磅锤将捡来的石头砸成小石子儿。用泥浆和碎石子儿铺完跑道,还得用石滚子压实。工兵团的男同志用帆布带固定石滚子,拉着在跑道上来回碾压,直到符合飞机起降要求。

甘孜机场修建结束,黄松华返回后方学习后,随大部队踏上进藏之路。进藏的路,其实是无路可走,部队官兵是一边修路一边行军。

黄松华说,进藏途中,她曾参与过多段公路的修建,时间短的一个星期左右,长的有一个多月。多支部队交替修路,你一段我一段展开激烈的修路接力赛。

她记得到达通麦时,补给跟不上,部队只有少量黄豆供应。没有补给,黄松华和战友们只得上山找吃的。当时,一种叫肥猪苗的野菜成了她们的充饥食物。由于一个多月没有盐吃,战士们的身体都出现了严重的缺碘症状。

进军西藏途中,黄松华曾亲眼看到很多战士由于高原反应,患上严重肺水肿,最后牺牲;那一个个在她眼前失去生命的战友,对于黄松华来说是不想翻开的痛苦回忆。

在通麦修路时,黄松华所在连队的军马驯养班有一名叫貊原良的士兵,一大早出去给马割草,到了中午也没见他回来吃午饭。连队领导安排人去找,发现他被塌方土掩埋,已经牺牲了。

西藏和平解放后,黄松华在四川省资阳市人民医院工作过一段时间,3年后再次返藏,到西藏军区生产部桑耶农场做医生。

黄松华记得,一位藏族妇女生孩子遭遇难产,产妇失血过多,情况十分危急。接到通知后,黄松华迅速前去处理。因为语言不通,无法交流,刚开始产妇及家人抗拒黄松华的救治。后来,在翻译人员的帮助下,黄松华与产妇建立了良好的信任,经过处理,终于帮助产妇止住了血。

在这一件件小事中,黄松华为自己能在加强民族团结、守护藏族群众身体健康方面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而感到欣慰。在藏工作多年,让黄松华的内心深处种下了深厚的民族情。后来,因为老伴身体的原因,1980年,黄松华调到郑州干休所医务室当医生,直到1985年退休。

80岁时,黄松华因为腰椎疾病压迫神经,导致左腿瘫痪,行走非常不便。从那时起,她几乎不出远门,闲暇时,就在干休所院子里走走转转,和老同志们聊聊天。

70年前的苦,黄松华并不觉得苦。她说,因为年轻,我只是在该吃苦的年纪里吃了些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