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1年07月09日

15岁进藏,全程参建虎头山水库

大家都叫他一声“容铁啦”

【抵达拉萨】

容铁荣立“三等功”。

虎头山水库开工现场。图片来自《雪域垦歌》

容铁

“1965年9月17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容铁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听起来非常激动。那一天,容铁离开了北京,离开了亲爱的家人,和其他100多名北京“支边青年”一起,义无反顾地前往西藏。那一年,他只有15岁,还是个懵懂少年。抵达拉萨后,由这100多名来自北京的“支边青年”组成的队伍被命名为“首都支边青年第一连”。记者 赵越

从北京出发一路西行,很快到达了青海省西宁市。容铁回忆,当时的青藏公路路况不佳,不是柏油路面,更多的是“搓板路”。第一次在搓板路上乘车行驶,容铁感到很新奇,汽车颠簸得很有节奏感,但坐得久了心里就会有些急躁。“汽车左右晃动,上下颠簸,浑身几乎都快被颠碎了,屁股也快被颠肿了。我们乘坐的卡车开得很慢,估计每小时也超不过三四十公里。”容铁告诉记者。

汽车行驶在幽静的堆龙德庆峡谷中,公路旁是清澈的河水。容铁看到半山腰白云缭绕的村庄,他感觉到拉萨越来越近了。汽车拐过一座座山峰,远远地望见布达拉宫。“第一眼看见布达拉宫时,我觉得全身的血液都沸腾了!我们大家不约而同地欢呼雀跃起来,一路的疲劳和高原反应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回忆起初到拉萨的情形,容铁难掩激动。

经过十多天艰苦的长途跋涉,他们终于在1965年10月中旬抵达拉萨。容铁说,当时他们被安排在拉萨西郊生产部新建的临时营房中,住了半个月左右。这期间,他们受到了领导接见,并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授旗仪式。从此,这100多名来自北京的“支边青年”组成的队伍正式被命名为“首都支边青年第一连”。

【彭波农场】

服从组织安排,这些“支边青年”来到了位于林周县的彭波农场。他们来到农场时,彭波农场机关还组织了数百名当地群众和职工敲锣打鼓夹道欢迎。“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面,让我又兴奋又紧张。”容铁说。此后,这些“支边青年”和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很快便打成一片,就像亲人一样。为了方便相互沟通,容铁和同伴们想尽办法从各种渠道学习藏语。他们的藏语水平都提高得很快,有些人在后来的日常交往中都可以当翻译了。

“想当年在彭波,我们一手拿枪保安全,一手拿锄搞生产,‘亦兵亦农 亦军亦民’是我们这些军垦战士的真实写照。”就是这样朝气蓬勃的干劲、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不怕艰苦的奋斗精神,让他们在短短的几年里,就开垦出了数万亩良田,每一块土地都是他们亲身丈量过来的。平整土地、开沟挖渠、修建水库……在那广袤的荒原上,他们整天和村民一起,风尘仆仆、摸爬滚打、浑身泥土、满脸油渍,为建设彭波农场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很多人都认不出我是个汉族娃,当地村民亲切地叫我一声‘容铁啦’!”

【林周农场】

1971年底,林周县要修建虎头山水库,需要既懂藏语又懂机械,能吃苦又有群众基础的人才。在当时彭波农场场长宋能让的举荐下,容铁被调到了林周农场支援虎头山水库建设。得到组织的信任,容铁干劲十足。来到林周农场后,他根据实际需要找到了许多年轻人,跟随他学习机械相关技术。在当年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容铁带领大家,历经千辛万苦,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亲手把虎头山水库泄洪渠凿了出来!

“当年,在虎头山水库施工,各方面条件都很简陋。工作时经常要加班加点,吃住也基本上全都在工地上。大家都知道我几乎很少去指挥部的食堂吃饭,司务长朱榕和炊事员扎西、南嘎啦都非常心疼我,所以经常将馒头、咸鱼打包让人带回来分给大家一起吃。”容铁在电话那头说道。

四年时间,容铁和工友们付出了巨大努力,迎来了虎头山水库竣工,顺利完成组织交给他的任务。凭借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现,容铁被组织评选为当年年度先进工作者,并被记“三等功”一次。

后来,容铁离开了西藏回到北京,依然时常想起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常常想起在林周修建的虎头山水库、想起住过的窑洞、想起成排自己栽种的北京杨、想起朴实善良的藏族同胞、想起朝夕相处的战友、想起日夜耕耘的拖拉机……

图由容铁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