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0年05月12日

布塑面具 绽放在高原的艺术表情

面具,藏语称之为“巴”。是藏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产生的特殊的文化产物,沉淀了深厚的文化精髓。而在种类繁多的面具中,布塑面具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为保护和传承布塑面具制作技艺,2013年拉萨布塑面具制作技艺被选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西洛成为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文/记者 次吉

图/记者 次吉 李海霞

布塑面具工序繁琐

考验手艺人的耐心与细致

用热爱坚守艺术

传统手艺开出时代之花

5月11日,一大早从拉萨市区出发来到达孜区。此行的目的地是雪乡民间传统手工制作合作社,找到它并不难,随便问个路人就能知道准确位置。走进合作社大院,映入眼帘的是一间专门用来制作面具的平房,就像来到另一个世界,迎面的墙上点缀着一个个样式精美、形态各异的面具,地上也整齐地摆放着很多还未着色的面具,这里是面具的海洋。

手工艺人们各自忙碌着自己的工作,有的手工艺人给面具着色、有的拿着藏香雕刻着面具的眉眼、有的用棉布刷上面具。柔软的棉布、亮丽的色彩、细致的手工活,经过手工艺人的双手呈现出一件件精美的面具,让人啧啧称奇。

与泥塑面具相同的是,布塑面具在制作时也要经历繁琐的过程,并且布塑面具的工序最为繁琐。布塑面具的制作步骤可以分为做模具、贴纸与棉布、自然晾干、敲打模具、藏香雕刻细节、加装饰品、上色、晾干,经过这样一套繁琐的工序,一个布塑面具才得以出炉,深深考验着手艺人的耐心与细致。

“塔塔塔……”一位手工艺人把精心雕刻的泥塑面具打破,看到我惊讶的样子,他笑道:“我要制作的是布塑面具,这个泥塑面具是模具,模具晾干后在其表面贴上藏纸与棉布,将其中的模具敲打出来,经过其他工序,才是布塑面具真正的样子。”

从我进入平房之时起,旦增扎西就一直静静地坐在一边给布塑面具雕刻眉毛。

1993年出生的旦增扎西,18岁开始学习制作面具,是西洛的徒弟。对面具的喜爱源于小时候看到手工艺人正在雕刻的画面,而与面具真正的缘分始于八廓街。

当时18岁的旦增扎西在逛八廓街时,走进西洛的店铺。精美的面具、亮丽的颜色瞬间吸引了他的目光,这份难得的缘分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面具世界的大门。“我从小就对这方面很感兴趣,在街上看到老师的店铺后,就立即让父母带我找了老师,毕业后我成了他的徒弟,这一晃已经有10年了。”旦增扎西回忆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今年27岁的旦增扎西一做面具就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一埋头就是一整天。因为热爱,旦增扎西经常在工作室从早上9点30做到晚上7点,回家又继续做2到3个小时,从不觉得辛苦。因为热爱,在学习过程中碰到困难,他也从未想过放弃。因为热爱,闲时他会不断看书学习,增加对面具的了解和认识。

当问到会不会一直做下去时,腼腆的旦增扎西投来认真的目光,用力地连说了两声“嗯、嗯”。世人浮躁,他就像与世隔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静心雕刻着自己手中的面具,也雕刻着自己的梦想。

随着国家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了解面具、爱上面具,这正是这项古老的技艺能够生存、传承下去所不可或缺的力量。

近年来,藏式面具的销量不断提升,销售范围也不再局限于西藏。作为布塑面具传承人,西洛身上有一种责任与担当。因此,始终坚持用最传统的材料和方法制作面具。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手工艺,西洛正打算增设体验馆,让大家尝试制作面具,从而让更多人了解面具、让面具走进大家的生活。

制布塑面具的胶水

要熬制两三天才行

一只手拿着棉布、一只手拿着刷子熟练地给棉布刷上牛胶,一位手工艺人盘腿坐在垫子上,双手迅速飞舞着,我还没来得及看清楚,他已经给十几张棉布刷上了牛胶。随即拿起一旁的模具,将棉布一一刷上去,又拿起一摞纸开始刷牛胶。

这个步骤没有旁人想象的那么容易,纸与棉布要如此反复地贴上七八层,单调重复的动作磨砺着初学者的耐性。同时,为了确保棉布与纸平整、服帖,手工艺人还要格外认真仔细,在很熟练的情况下一个人也要半天时间才能完成此项工序。

另一旁已经将磨具敲打出来的手工艺人正在使用泥状藏香雕刻面具的细节部分,握着“德边”的手,一笔一笔细心勾勒。藏香慢慢变成了眉毛、装饰品,每一处纹路都惟妙惟肖。

布塑面具制作过程中的精细复杂远不止于此。原料需要手艺工人提前准备,前面所提的牛胶是用牛胶和面一起熬制两三天形成的胶水,黏性更强。

而雕刻细节所用的泥状藏香是手工艺人自己购买以手掌参等为原材料的藏香,反复揉搓制成泥状。“很多人是使用泥来雕刻眉毛等细节之处,但我们使用的是藏香,因为藏香可以让面具更轻。”手工艺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