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饺子的文化内涵 2023年01月24日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是和谐,饺子正是这种文化精髓的代言物。

包饺子是一种感情传递,传递着幸福,传递着和睦,传递着温馨,传递着乐趣。煮饺子掌握火候最为关键,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正契合了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吃饺子既可以锦上添花,应景点缀,又可以雪中送炭,果腹充饥。喝饺子汤,原汤化原食,“善食善终”,齿颊留香。

饺子既复杂又单纯,既丰富又简约。它经过了特殊的浓缩和提炼,“寄至味于淡泊”,辅以陈醋,佐以大蒜,三餐皆宜,四时不厌,五味调和,赏心悦目外加可口。饺子不仅是美食,更是养料。它一旦到场,我们就找到了回家的感觉,嗅到了过年的气息,使我们处在“有根”状态。

饺子的魅力

靳小倡

饺子的来龙去脉

饺子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相传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辞官回乡,恰逢冬至,伤寒肆虐,百姓饥寒交迫,耳朵冻伤者极多。张仲景苦思冥想,对症下药。他搭起大棚,支起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发热的药材,用面皮裹着“药馅”包成耳朵形状,命名“娇耳”,煮熟后分送百姓。百姓食“娇耳”后,体质大增,抵御了伤寒。从此,乡人纷纷效仿,以后渐渐演变为习俗。

饺子的名称从古至今曾数次更名。早在西汉时期,都城长安(今西安)就盛行吃饺子。不过那时俗称“角子”,南北朝改称“偃月形馄饨”。三国时期,魏国人张揖所撰《广雅》一书中,作了有关馄饨的记载。北齐时的颜子推曾著书称:“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偃月就是现在饺子的形状。到了唐代,饺子更为流行,称之为“扁食”。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鲁番的唐代墓葬中发现了盛在碗里的饺子,与现在的饺子如出一辙。宋代时,饺子称为“角角”。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据说在明初得以固化。明朝刘若愚编纂的《明宫史·火集》记载:“五更起,饮椒柏酒,吃水点心,即扁食也。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卜一岁之吉。”清代《燕京岁时记》也有类似记载:“初一,无论贫困富贵,皆以白面做角而食之。”到了明、清时代,取“更岁交子”之意,借“交子”的谐音,饺子从此名正言顺,并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中国传统饮食的代表。

饺子的文化盛宴

现在的饺子融汇了我国南北菜系烹饪之精华,采用多种原料,包括高档的鱼翅、鲍鱼等山珍海味和普通的时鲜果蔬、野菜等,经过复杂的工序制成馅料,采用蒸、煮、煎、炸、烤等多种烹制方法。

饺子声名鹊起,如日中天,离不开饺子宴的推波助澜。各地饺子宴,又以西安冠绝天下。西安饺子宴,分为百花宴、牡丹宴等五档。每宴由108种不同馅料、造型和风味的饺子组成。品尝饺子宴,常能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饺子的文化象征

饺子脍炙人口,经久不衰,与其丰富而吉祥的象征密不可分。

饺子象征喜庆。“初一饺子初二面”,新春佳节,合家团圆,团团围坐包饺子,有说有笑,其乐融融。煮饺子红红火火,热气腾腾,象征着来年的日子人寿年丰,富足兴旺。大年三十包一顿素饺子,象征新的一年素素净净,平平安安。游子背井离乡漂泊在外,除夕之夜也要赶回家吃饺子,这才有过年的气氛。

饺子包含祝福。冬至、腊八、除夕,饺子好戏连台,不见不散。不仅过年,喜庆的日子也都要吃饺子。过生日的头一天要吃饺子,叫“吹生”,与“催生”谐音,既是吹吹打打迎生日,又是望眼欲穿盼生日。为亲朋好友饯行要吃饺子,所谓“送行饺子接风面”,寓意是我们把你深深地挂念,希望你也不要忘记我们,早日团聚。

饺子体现包容。饺子馅种类多样,海鲜、肉类、蔬菜,几乎什么都可以用来包饺子,可谓“无所不包”。虽说众口难调,但是“总有一种适合你”。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饺子符合大部分人的胃口。退一步说,就算你确实不爱吃饺子,除夕夜的饺子也必须要吃几个,图个吉利。

饺子凝聚人心。包饺子重在参与,乐在其中。即便是平日油瓶碰倒了也不管扶起来的懒汉,或者是“不食厨房烟火”的白领,这一天也要捋起袖子干活儿。包饺子又不像烹调菜肴,需要技艺高超的大师傅,人人都可以搭把手:和面、剁馅、调馅、擀皮儿、包饺子、煮饺子。顶不济的,还能刷锅洗碗,剥蒜倒醋。吃饺子也不像吃别的饭菜,可以把碗一端各吃各的,而是真正烘托了一个锅里吃饭的家庭气氛。

饺子表达大同。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要包一顿饺子。饺子最善于烘托祥和喜庆的节日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