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3年06月19日

朗县朗镇落实落地发展党员工作

不断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源头活水”

本报巴宜电(记者 张猛 王珊 谢筱纯 胡文)近年来,针对农村发展党员存在的源头不足、结构不优、质量不高等问题,朗县朗镇坚持问题导向,找准问题根源,创新工作举措,着力解决发展难题,不断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源头活水”,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增强村级党组织战斗力。

强化工作统筹,科学制订计划。将党员发展纳入朗镇党委中心工作,对发展党员情况早摸底、早规划、早部署,强化工作统筹。今年年初,就全年发展党员需求进行摸底,认真研究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2022年度发展党员情况,在充分摸底调研的基础上,科学规划本年度党员发展计划,按照县委组织部分配名额,合理调整各支部分配数量。同时,进一步规范发展党员程序,采取动态监管的方式,定期分析研判各支部发展党员工作进度和实际情况,推动党员发展总体指标不偏差、发展程序不缩水、党员质量不打折。

压实镇村责任,确保落实落地。严格按照工作要求,进一步压紧压实镇、村(居)两级建强基层组织、抓好党员发展、建强党员队伍的主体责任和直接责任,将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纳入村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党建工作督导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各村(居)每年培育一名以上优秀青年入党积极分子,每两年至少新发展一名党员,对两年及以上未发展的村级党组织,实行挂牌督办,确保发展党员工作落实落地、有序推进。今年以来,规范发展农村党员两名。

突出发展重点,优化整体结构。针对结构不优、源头不足、发展方式单一等问题,探索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与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按照正职1:2、副职1:1的要求,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采取组织推优、群团推优和群众推荐、个人自荐的“双推双荐”方式,把各类优秀青年人才纳入组织视野进行培养。坚持“三为主”“三倾斜”,即发展党员注重以35岁以下的青年为主,以初、高中文化程度以上为主,以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致富能手为主;向后进村、两年及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支部班子后继乏人的村倾斜,向先进女性倾斜,向村委会成员倾斜,加大培养党员力度,不断扩宽选人视野,着力解决农村党员年龄老化、结构不优、后继乏人等问题。近三年,各村(居)新发展的16名党员中,年轻党员、妇女党员、高学历党员发展比例较之前都有显著提升。

夯实战斗堡垒,提升组织吸引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磁铁效应,结合党建促乡村振兴、党建促基层治理等工作,在产业发展、安全生产、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方面,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开展志愿服务等,加强实践锻炼,提高党的后备力量综合素质。通过抓建设、抓服务,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吸引农村青年向党组织靠拢。同时,以开展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整顿为契机,调整软弱涣散村党支部书记、优化班子队伍,从根本上解决不抓党建、抓不好党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