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3年06月08日

2022年度西藏自治区“法治新闻”

(自治区司法厅 自治区普法办)

编者按: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定不移厉行法治,一个重要意图就是为子孙万代计,为长远发展谋。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法治中国宏伟蓝图更加清晰,全面依法治藏脚步更加坚实有力。

今天,本版刊发2022年度西藏自治区“法治新闻”,以法治力量护航雪域高原风清气朗。

西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

完善公益诉讼制度 强化公益检察保护

2022年11月15日,西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部署和推进的重大改革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强调要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在全党全国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适时出台《决定》,为推进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深入开展增加了地方法规依据,加强了检察机关与相关单位在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发现、调查取证、问题整改等方面的协作配合,及时回应了人民群众保护受损社会公益的关切。

以《决定》为指引,全区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职责定位,聚焦全区中心工作,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公益诉讼工作理念,坚持保护社会公益与促进经济发展、加强法律监督与促进依法行政、加大办案力度与确保办案质量并重,充分运用诉前检察建议、提起诉讼、支持起诉等方式,重点加大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英烈权益保护、未成年人保护、反垄断、反电信网络诈骗、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公益诉讼工作力度。积极稳妥拓展公益诉讼案件范围,探索开展农民工劳动报酬保护、老年人权益保护、残疾人权益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领域公益诉讼工作,实现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决定》细化检察公益诉讼线索收集处理及调查核实的方式。全区检察机关建立完善来信、来访、网络、电话等多元化案件线索收集渠道,依法受理社会公众有关公益受损问题的控告、举报,研判排查社会舆论反映以及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线索。采取查阅、调取、复制有关执法、诉讼卷宗材料,询问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为人以及行政相对人、利害关系人、证人,组织听证等形式,细化案件线索登记备案以及证据调查收集。

全区检察机关在办理公益诉讼案件中,主动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对因未依法履职或者违法行使职权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行政机关,根据法定程序提起诉讼、发出检察建议或支持起诉。对涉及社会影响大、群众关注度高、违法情形具有典型性、需要引起有关部门重视的,检察机关向同级党委、人大、政府、纪检监察机关或者被建议单位的上级机关、行政主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商会等抄送检察建议书,并对检察建议的落实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促,确保生态环境修复措施落地见效。

为了更好落实《决定》要求,检察机关着力提升公益诉讼检察队伍素质、提高案件办理质效,依法及时公开公益诉讼案件办理情况,探索建立跨行政区域公益保护协作机制。

《决定》出台以来,全区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职能,不断提升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质量和效率,共受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623件,立案1028件,其中,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立案1017件,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立案11件,为有效推动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西藏自治区司法厅:

解决县域无律师问题 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司法部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要加快解决有些地方没有律师和欠发达地区律师资源不足问题,决不允许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的重要指示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通过组织律所设立分所等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法律服务需求。为加强我区县域律师队伍建设,司法部加强顶层设计,鼓励和动员发达地区律师事务所到我区设立分支机构,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县域律师队伍建设,对县域设立分所多次作出批示,推进实现律师服务均等化,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

高度重视,为县域设立分所提供政策支撑。2021年底以来,司法部和部律师局高度重视县域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在对全国摸底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县域海拔高度、人口数量、法律服务的具体需求等因素,将包括我区在内的6个省区的46个县纳入解决范围,安排区外30个大所、强所到我区30个县域设立分所,将派驻到我区分所的律师纳入司法部“援藏律师服务团”管理,制定补贴标准,调动派驻律师的工作积极性。

大力支持,为县域设立分所奠定坚实基础。为做好分所设立工作,自治区司法厅向司法部律师局及时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寻求解决渠道和途径,并加强与13个省(市)司法厅(局)的沟通协调,加快设所进程。各省(市)司法厅(局)大力支持,积极做好动员部署,联系实际为派驻律师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陆续组织人员赴我区开展慰问活动,有序推进我区县域设所和律师派驻工作。

统筹安排,为县域设立分所提供服务保障。为贯彻落实自治区领导的重要批示精神,推动区外律所分所顺利开展工作,自治区司法厅制订实施方案,强化服务保障。根据司法部安排部署,密切联系我区实际,研究制订县域设立分所的实施方案,对律所办公场所、律师住宿就餐等问题进行了安排部署,为律师提供安心、舒心、暖心的工作生活环境,确保区外分所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开展业务培训,及时审核审批。为提高我区县域司法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组织开展律师行业党建、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律师和律师事务所年度考核、法律援助案件承办等业务培训,利于更好的服务和管理县域分所。按照行政许可流程,开通绿色通道,专人审核设所材料,及时开会研究,按期完成县域设立分所审批工作;举行颁证仪式,推进法律服务。2022年7月29日,司法厅组织举行县域律师事务所分所颁证仪式,司法厅主要负责同志分别向30家县域分所颁发了律师事务所执业许可证,并提出了殷切希望。自30家县域分所设立以来,有37名律师到各县开展法律服务。分所累计办理各类案件531件,代书919件,担任党政机关法律顾问9家,开展法治宣传教育67场,解答法律咨询2400余人(次),为维护国家安全、化解矛盾纠纷、依法防控疫情、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助力法治政府建设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拉萨海关:

“八查八看”积极打造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样板

近年来,拉萨海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八查八看”为抓手,持续开展海关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监督检查,深度聚焦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留痕、执法决定合法有效,全面清底,找准工作短板和薄弱环节。在检查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问题短板,坚持查组织体系建设,看统筹保障力度;查制度建设,看常态落实;查平台建设,看公示机制落实;查队伍建设,看执法素质能力提升;查队伍建设,看执法素质能力提升;查设施设备使用管理,看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查专门机构,看法治审核落实;查阵地建设,看典型打造;查自身建设,看服务效能,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不断完善海关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长效机制,积极落实本领域执法行为用语、执法文书格式文本,切实掌握熟练运用本部门执法裁量基准制度。

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海关的基本要求。拉萨海关在官网、各办公场所和业务现场,向社会公示通报业务投诉、举报途径,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在具体执法活动中,拉萨海关充分听取企业群众陈述意见,并保障行政相对人复议、诉讼等申诉权利,通过办理一起案件,解决一类执法问题、规范一类执法行为、消除一类执法隐患、健全一类执法制度。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疑难问题收集、研判和解决机制,促进疑难问题解决、行政行为规范、执法效能提升。

拉萨海关在依法履行出入境卫生检疫、出入境动植物及其产品检疫、进出口商品法定检验等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职责过程中,通过不断加强执法监管,严守国门安全,坚决守护人民生命权、健康权,充分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同时,大力推进宪法、民法典、新修订《行政处罚法》等的学习宣传,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要求,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法治宣传、提升自身形象,寓普法于执法工作全过程,以“润泽万物”的海关法治精神铸忠诚、担使命、守国门、促发展、齐奋斗,全力以赴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拉萨海关监管执法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人民海关为人民”理念,全面落实海关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以促进行政执法标准化、规范化,推动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行政执法体系,在公正严格的执法中注入文明新风,在服务大局中彰显初心使命,树立海关可亲、可敬、可靠的良好形象,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把问题解决在前端和基层。始终坚持目标导向,在全面推进政治建关、改革强关、依法把关、科技兴关、从严治关中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为打造先进的、新时代高原新海关监管机制体制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昌都市:

千名干部进千村 法律知识送万家

“八五”普法以来,昌都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王君正书记关于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系列指示批示要求,积极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带头作用,坚持“点对点”“面对面”“键对键”相结合,抓实抓细精准普法,组织开展“千名干部进千村、法律知识送万家”法治宣讲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确保法治宣传热在基层、热在群众、热在平常,及时把党的声音送到千家万户和群众身边,为推动昌都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法治基础。全市44名市级领导、1000余名县级领导同志按照“地级领导包县区、正县级领导包乡镇、副县级干部包村(社区)”原则,深入11县区、138个乡镇、1151个村(社区)及各级各类学校、宗教场所、企业等,开展全方位、无死角、全覆盖集中宣讲512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9.08万余份、宣传用品8.66万余份,解答法律咨询2280余人(次),受教育干部群众达60万余人(次)。

精细统筹谋划,认真做好宣讲准备工作。昌都市始终站在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将普法宣传教育与全市中心工作相结合,研究制定《昌都市关于开展“千名干部进千村、法律知识送万家”法治宣讲活动方案》,组织召开部署动员会,为宣讲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成立工作专班,聚焦“六类主体”,整理涉及60余种法律法规及政策常识、330个法条和15个案例,编制汉藏双语《昌都市“千名干部进千村、法律知识送万家”法治宣讲提纲》。从“三官”以案释法讲师团、宗教场所“三支队伍”、学法带头人、法律义务宣传员及统战、宗教、教育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市级宣讲团及行业宣讲组,在机关单位和各驻村点开展逐级示范宣讲,确保宣讲无死角、全覆盖。

聚焦精准发力,扎实开展法治宣讲活动。昌都市坚持法治宣传与维护稳定相结合。将宣讲活动与重要时间节点及春耕备播育肥保育等结合,把法治宣讲与联防联控、排查隐患、农牧业生产齐抓共推,深入“七大阵地”,因户制宜、灵活讲解,从群众的吃、穿、住、行到就医、就业、就学、养老、民生等方面聊变化、谈发展、找思路,教育引导各族群众自觉维护好和谐稳定大好局面。

坚持法治宣传与社会治理相结合。认真分析受众群体文化水平、接受能力等实际情况,深入田间地头,利用群众劳作休息时间,以走访调研、唠家常等方式开展宣讲,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宪法、民法典等入脑入心。不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扣群众法治需求,主动回应“急难愁盼”问题,引导群众在法治实践中形成尊法生活方式、养成守法良好习惯,切实把依法办好群众身边实事的过程转化为提升群众法治素养的过程。

坚持法治宣传与促进发展相结合。立足服务川藏铁路建设等重点项目开复工实际,以解决问题、回应需求为主线,划分层次、行业、片区,深入铁路沿线施工场地、个体工商户和从业主体经营场所,以召开座谈会、法治讲座等形式,大力宣传与企业发展、职工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着力提升企业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纠纷、规避风险的能力水平,增强务工人员法治意识,做到项目建设与宣讲活动两不误、两促进。

坚持法治宣传与疫情防控相结合。紧紧围绕“防控疫情、法治同行”主题,立足疫情防控工作实际,重点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传染病防治法》《动物防疫法》《网络安全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实现防控中普法、普法中防疫。

坚持法治宣传与媒介运用相结合。昌都市针对农牧区空巢家庭多、留守老人和儿童多等特点,以发放宣传品、播放宣传片、编发法律读本、推送手机短信等方式开展法治宣讲。同时,通过“三微一端”、广播电视等媒介,在氛围营造、媒体传播、舆论引导上同向发力、同步推进,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实效性、鲜活性。在“学习强国”平台、“法治西藏”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媒介平台推送各类法治宣传信息222条(次),发布相关信息130余条(次),营造了浓厚法治氛围。

山南市琼结县: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近年来,山南市琼结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为重点,以群众反响为标尺,把法治政府建设摆在全面依法治县的重要位置并加以统筹推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法治政府建设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逐步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持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进一步明晰政府部门职责权限。全面落实权责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从重审批、轻监管转变为宽准入、严监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公共服务,各类证明材料精简50%以上,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琼结县政务服务中心成立于2019年7月,开设便民服务窗口22个,进驻政务服务事项73项,集中办理审批服务事项,避免群众多头跑、多头办。政务服务中心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服务宗旨,创新工作机制,设置“跨省通办”窗口,全面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活动,不断提升办事效率和为民服务水平。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依法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琼结县全力完善执法队伍建设和人员配备,确保跨领域跨部门联合执法、协作执法组织有力、运转顺畅。在加强执法监督过程中,聚焦行政执法的源头、过程、结果等关键环节,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开展行政执法专题培训。首次对全县2021年以来的行政处罚案件进行评查,对不规范案卷及时进行督促整改。制定《琼结县行政处罚案卷标准》和《琼结县行政处罚文书参考样式》,促进全县行政执法队伍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琼结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个人调解工作室品牌建设,继续织密人民调解“四张网”,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组建由村居法律顾问、政府法律顾问、援藏律师组成的人民调解工作专家库,利用“网格吹哨、干部报到,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的基层治理新形态,推出“订制调解”,推广人民调解现场模拟实训,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的目标。全县共设立28个基层人民调解组织,配备调解员187名,专职人民调解员5人。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依法创新普法宣传模式。琼结县持续加大普法力度,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以润物无声、春风化雨般的方式开展普法宣传,引导全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将平面单向的法治宣传升级为立体多样的法治文化培育,从法治图书角到学法微信群,从法治讲座到普法闯关游戏小程序,从依法治村小喇叭到普法动漫短视频,从法治文化公园到户外大型LED显示屏普法宣传新阵地,琼结县已实现电视有画面、广播有声音、报纸有文字、网络有信息的全媒体普法矩阵,形成了“法治+文化”新常态,打造了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普法教育基地和法治文化阵地品牌。目前,琼结县已实现政府法律顾问、村居法律顾问、中小学、幼儿园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全覆盖,进一步优化了基层法律服务供给,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琼结县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坚持把法治建设贯穿改革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切实为琼结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实现基层治理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县乡村全覆盖,连续4次荣获“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荣誉称号、连续2次问鼎“长安杯”。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扎实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成功创建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依法推进和保障乡村“五大振兴”,扎实开展树立农牧民新风貌行动,在全区率先入选第一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成功创建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