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2年10月20日

从“靠天吃饭”到“守绿成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生态富民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陈林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努力做到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十年筚路蓝缕,十年持之以恒。如今,从三江流域到雪域江南,从雅江河畔到雅砻河谷,从羌塘草原到珠峰脚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良好、生态安全屏障更加坚实、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有力推进,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区生态产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也享受到了生态红利。

绿色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日喀则市常年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间达3300小时,清洁能源产业前景良好、大有可为。

从日喀则市区沿318国道往东45公里,进入桑珠孜区江当现代生态产业示范园,1000余亩太阳能光伏板阵列气势恢宏,这就是西藏目前最大的“光伏+储能”示范项目,也是全区首个一次性并网发电的综合能源项目——日喀则市50兆瓦“光伏+储能”综合能源示范项目。2020年12月,该项目正式并网发电,截至2022年7月底,已发电5217万度,实现收入5025万元,累计带动7602人次就业。

目前,桑珠孜区以江当现代生态产业示范园为中心,辐射各乡、街道,大力推进种植业、养殖业、民族手工业、旅游业等发展,土豆小镇、萝卜小镇、西瓜小镇、青稞小镇、林卡旅游小镇等已初具规模。

日喀则市白朗县致力于发展现代农业,引导群众实现了从“不肯种”到“抢着种”“家家种”的转变。对此,白朗县巴扎乡彭仓村村民普琼深有感触:“大家看到种植果蔬带来的效益之后,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主动投入到果蔬种植中来,逐步走上了致富路。”

山南市以“雅江中游百亿产业走廊”为基带,优化绿色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先后引进藏草、亿利、江平生物、西普农业等一批绿色企业,建设了万亩苗圃基地、千亩矮化苹果基地、千亩葡萄种植基地、千亩经果林基地、千亩甘草基地、百亩车厘子基地等一批生态产业项目,形成了生态种植、生态旅游等多元生态产业体系。

绿色低碳产业、高原生态旅游、高原绿色农牧业、碳汇经济……一大批生态产业在高原大地落地,我区绿色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走出了一条生态友好、绿色低碳、具有高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生态饭”越吃越香

林芝市巴宜区嘎拉村,又称桃花村,位于尼洋河畔,民居错落有致,是我区有名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嘎拉村村民达瓦坚参一家这些年靠着跑运输、桃花节分红、土地流转、种植养殖,一年收入超过30万元。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嘎拉村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发动群众参与产业建设,依托桃花源景区、农牧民运输队和水果观光采摘园,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今年桃花节的时候,村口停满了各种旅游车辆,游客争相在桃林中拍照,到村里购物吃饭,整个村子到处是欢声笑语。”嘎拉村党支部书记边巴说,“今年桃花节期间,嘎拉村累计接待游客3万多人,实现旅游收入100余万元,村民户均可分红3万余元。”

嘎拉村是我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一个缩影。拉萨市柳梧新区达东村、曲水县才纳村、山南市错那县麻麻门巴民族乡贤村、阿里地区札达县托林镇扎布让村……一个个美丽幸福乡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同一颗颗珍珠散落在雪域高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确立“特色、高端、精品”发展路径,瞄准“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目标,累计安排旅游基础设施投资5.87亿元,推动旅游公共服务硬实力全面提升,同时借助乡村休闲游的东风,因地制宜发展集休闲、观光、度假、康养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10年间,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5836.8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45.44亿元;乡村旅游累计接待1274.1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87亿元,带动6.45万农牧民群众就业,人均实现收入4500元。

生态理念深入人心

实现乡村振兴,不能只富了口袋,更重要的是富脑袋。

日喀则市亚东县上亚东乡嘎林岗村护林员贡布多吉发现,如今,伐木取暖的少了,靠山吃山的乡亲们收入并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了。

原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当地群众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林下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促进了可持续发展,并孕育出乡村旅游业等新兴产业,上亚东乡三岗新村先后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自治区乡村振兴先行示范村。

现在,贡布多吉每天都会进行生态资源巡护、清理垃圾、救护野生动物等,忙得不亦乐乎。

2018年,阿里地区普兰县首次在冈仁波齐景区设立“垃圾银行”,同时设立4个礼品兑换站点。当地群众每天坚持清理景区及周边环境的垃圾,并把沿途捡拾的垃圾送到“垃圾银行”。据不完全统计,4年来,“垃圾银行”清运垃圾总量约40吨。

旅游景区告别了“脏、乱、差”,昔日的砍树人变成了今天的造林人、护林人,往日的放牧员成为了今天的野保员、草监员,我区在统筹保护与发展中实现了“双赢”。

这些变化折射出我区农牧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产业发展、乡村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我区生态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全国前列,生态宜居、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越来越多的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现在,我区各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不断享受生态红利,形成了爱护生灵草木、万水千山的自觉意识,守护好西藏的碧水蓝天、保护好这一方净土已成为人们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