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2年10月04日

将教育融于笔墨故事间

—巴宜区创新开展“三个意识”宣传教育

本报记者 谢筱纯 廖嘉兴 王珊 张尚华

线条狂放率意、笔画萦丝带缕,着墨处笔力遒劲、轻浅处游丝奔流……初看林芝市巴宜区尼池拉康民族团结书法室里的一幅幅藏文作品,仅领略书法之美,并未意识到所写文字的内涵。

“这幅写的是‘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这幅写的是‘遵行四条标准、争做先进僧尼’……”在尼池拉康民族团结书法室内,僧人拥珠向记者一行一幅一幅地介绍屋内40余幅作品的内涵。

桌案上,还有许多尚未装裱起来的藏文书法作品。拥珠指着最上面一幅字说:“全区在深入开展‘三个意识’宣传教育,我们也没落下。昨天刚练习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的藏文拼写。”

一听记者想为他拍一段书写藏文书法的视频,拥珠便利索地抽出宣纸,提起藏文书法专用的竹笔,伏在案上,用常练的“乌坚体”写出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的藏文词组。一个个藏文字符从他的笔尖流出,如同鲜花般绽放在宣纸上。

一整幅作品一气呵成,拥珠并未抬头对照之前相同内容的作品,汉字与藏文间切换自如,可见他对拼写内容的熟稔程度。

“看到我写民族团结、‘三个意识’这些内容的书法作品 ,寺里其他僧人也很感兴趣,我们经常聚在一起,把这些作为书法练习的内容。不知不觉地,我们就将这些内容记得很牢了。”拥珠说。

在巴宜区的喇嘛岭寺,年轻的僧人桑阿尼玛是巴宜区“三个意识”宣传教育的一名宣讲员,普通话说得十分流利,他正在酝酿着另一种宣传方法。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这次,我准备了双语的宣讲内容,还打算用一些浅显易懂的小故事,为大家讲解什么是‘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这样不仅方便他们理解,还能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除了讲清楚‘三个意识’的含义外,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告诉大家该怎样去践行。”桑阿尼玛说。

巴宜区“三个意识”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荆涛介绍说,为了保证寺庙“三个意识”宣传教育的成效,该区专门开办了宣讲员培训班,引导宣讲员走进经堂僧舍因地因寺因人宣讲,“零距离”交流,用接地气的方式方法,带动广大僧尼更加自觉地参与到“三个意识”宣传教育中来,不断增强“三个意识”,并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个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