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2年06月01日

浅谈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群众文化建设

央珍

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群众文化建设非常重要。应有效把握机遇,更好地开展群众文化建设,满足人们的文化和精神生活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乡村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一、群众文化建设的价值

(一)传承发展传统文化

许多村庄根据文化建设的需要和自身实际情况,初步加强了文化遗产方面的相关工作。

例如,许多村庄及社区建立了遗产名录,并设立了农村记忆等知名项目。农村地区根据当地文化遗产在文化建设中的分布情况建立了非遗展厅。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有效保护,建立了专项保护基地,成立了文化建设支持小组。在此基础上,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文化推广和表演活动,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许多群众也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

(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乡村经济的发展与丰富的人力资源密不可分。文化专业人士可以提出更有效的发展战略,促进文化和当地经济的强劲发展。大部分基层群众不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生产技能,对乡村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农村文化要重视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需有效提升农民的科学技术、文化素养、生产技能,将知识型、创新型农民培育出来。群众文化建设实践中,依托于基层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等场所,通过组织开展技术培训等活动,向农民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与生产技能,可以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提高机械利用率,为乡村经济发展创造有力条件。

二、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吸引力不足

目前,多数农村及社区存在着举办活动时没人参加这一现象,居民们在空闲时间更愿意选择走街串巷拉家常。这充分说明了举办的文化活动不符合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对群众没有吸引力,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虽然一些农村地区抓住乡村振兴大好机会,开展了群众性文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文化需求。然而,由于资源、人员等因素的限制,文化活动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一些地区开展的文化活动,也仅限于表演地方戏曲、歌舞,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且参加文化活动的人数很少。所以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文化活动的吸引力。

(二)基础设施不完善

优质的文化设施是群众文化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农村地区的文化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文化推广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一些地区的文化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演出场地缺失,农村书店也相对滞后,图书馆和书店数量较少,农村居民无法顺利开展阅读活动,这大大阻碍了大众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有了完善的基础设施,我们就能更好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制度与队伍建设有待完善

群众文化的长期发展不仅需要党和政府的支持,更需要群众文化建设团队的支持和制度保障。专业人才较少,尤其是文艺骨干、文艺教师等人才。因此,大众文化建设往往缺乏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一些较发达的农村或社区虽然有相对先进的设施,但因无专业人才队伍宣传,群众不完全了解设施和设备的正确使用,这使得这些设备处于闲置状态。因此,有关部门在投资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一问题。

三、对策建议

(一)丰富文化活动内容

文化活动应紧密结合群众的实际生活,激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促进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群众文化取之于群众,也应服务于群众,相关文化部门应根据当地的实际与特色,组织相应的文化活动。比如,为群众提供休闲与锻炼的场所,可以组织健康运动主题活动,如单车骑行、沿河马拉松等,参与并坚持完成的群众可获得精美礼品,以此吸引更多群众的参与,并引导其养成积极锻炼的良好习惯。

(二)完善基础设施

在发展群众文化的过程中,还要搞好文化活动场所和文化机构建设,建立完善的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从城市到乡村的覆盖。文化主管部门在每个行政村建设文化广场、阅览室和文化活动场所,并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确保群众安全,规范文化活动组织,实现文化下乡,培育地方特色文化活动品牌,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水平。

(三)健全人才机制

当前,农村文化发展速度缓慢,人才匮乏是主要原因之一。人才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需求。由于城市教育条件,医疗条件会更加优越,许多人会选择在城市落户。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但农村建设仍离不开人力资源的保障。

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地方政府应采取适当措施,鼓励年轻人留在农村创业和发展,不断吸引优秀的文化人才。完善人才保障机制,重点抓好两点:一是要努力营造良好氛围,获得政治支持,有效整合人才资源,实现科学合理的人才流动,要让每一位人才都真正实现自己在创新和创业中的价值;二是为优秀人才提供就业机会,以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

四、总结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至关重要。对此,有关部门应提高重视程度,迎接挑战,认真组织工作人员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文化活动内容,同时,还应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强化建设基础设施,完善人才保障制度。

(作者单位:拉萨市城关区吉崩岗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