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2年05月24日

村庄颜值爆表 村民幸福满满

——昌都市卡若区通夏村打造人居环境示范村见闻

本报记者 桑邓旺姆

驱车从昌都市区中心地带一路向东行进,沿着扎曲河感受道路两旁万物复苏的美景,又沿着主干道驶入分支路,路上一色的建筑依山而建,学校、医院、商铺、民居、楼房等一应俱全,道路用柏油全面铺设,宽敞且平稳。驱车大约十分钟后,记者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昌都市卡若区城关镇通夏村。

通夏村距离市区4.5公里,全村地域面积72.95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因此成就了村民致富有路子,发展有支撑。特别是2019年开展的“民俗村”打造工程,更是进一步将村庄与旅游有机结合了起来。

“当时村里开展‘民俗村’打造工程时,要求翻新村民的房子,有的村民不理解,不愿意配合,村‘两委’班子便挨家挨户宣传政策,一遍又一遍做思想工作。”通夏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加永尼玛说道。在村“两委”班子的不懈努力下,现在通夏村90%的房屋已完成了翻新工程。

记者到通夏村时,看到村子的整体规划示意图上清晰地展示着如今通夏村的新面貌。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车道旁边、房屋院内、山上荒地都有着专门的种植区。听村里人说,夏天来临的时候,村里绿草青青、百花盛放、树木摇曳,十分好看。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卡若区农业农村局十分重视,积极推进通夏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将村民家中的旱厕改建成水厕,并建设了地下污水管网,同时,确保全村生产生活用水供水正常,排污也接到城区排污主管网。

扎西拥宗一家在2019年翻新了房子,原有的二层楼作为基础,向上多修建了一层,不久后,室外旱厕也改成了室内水厕,还将屋外墙体统一粉刷成了奶油黄,房子焕然一新,心情也喜悦了不少。

扎西拥宗告诉记者:“从前,边边角角垃圾堆积,加上是土路,暴晒或下雨后垃圾气味会变得特别大。现在,两三户门前就有固定垃圾箱,基本没有乱丢垃圾的行为发生了。”

通夏村集体经济繁多,一年能盈利不少,除去年底分红的钱,村“两委”班子每年会专门拿出30万元,用于聘用保洁员、垃圾车运输员,购买垃圾车、垃圾箱等。目前有固定保洁员5名,垃圾车运输员1名,配有100个垃圾箱,5辆垃圾转运车。生活垃圾实现集中收集,并运往垃圾填埋厂作填埋处置。

通夏村乡村振兴专干白玛措姆说:“自从家家户户房屋翻新后,为了强化爱护环境意识,村‘两委’班子经常通过入户、巡逻、宣传等方式,引导村民、租户加入保护卫生的行列。”

2019年至2021年,卡若区分三批前后投资2859.81万元,用于将通夏村打造成人居环境示范村。如今,通夏村村民依靠地理优势,通过村集体经济、门面房出租、房屋出售等实现了增收致富,交通、医疗、教育、产业、文旅、商业遍地开花,通夏村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