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2年02月18日

廖国述:

在拉萨打拼的日子

本报记者 裴聪 实习生 达娃宗巴

“我这鞋一边磨损严重,走路很不方便,这里能修吗?”

“可以,放里面凳子旁就行。”

答话的正是这家店的老板——廖国述。

他系着塞满工具的围腰、戴着稍微褪色的鸭舌帽、套着一双防脏套袖,边熟练地给鞋喷美白喷雾,边回答顾客。

店铺门前堆满了刚修完的鞋子、店铺里面架子上摆放着已包装完毕的鞋子、屋子中间悬挂的十几件皮衣、地上待修的鞋子及修鞋工具和颜料,让整个店铺看起来满满当当的。

17年前,他38岁,一边怀揣着诗与远方,一边迫于生计,从成都来到拉萨。

“当时听说一位朋友在拉萨做生意很成功,想着趁年轻去闯荡一番,同时也还是很想去看一下拉萨,就这样带着老婆和孩子来了。”

起初,他从卖鞋做起,在各种商场门口摆摊卖鞋。后来,因为生意不够好,2009年他重操旧业,在色拉南路租房,开了一家修鞋美容店铺。

自从开了这个店铺后,廖国述的生意越来越好了。以前在店里只有他一个人也能应付过来,后来随着生意的火热,招收了两名员工后,才逐渐应付过来。

其中一名员工是廖国述的朋友,今年54岁,来拉萨已经30多年,也是从事修鞋美容行业。“因为廖国述这边生意较好,就干脆跟他一起做。”每年只有过年时才回家,其余时间都在拉萨度过,对他来说拉萨是他的第二故乡。

店铺开了有十多年,因为修鞋美容方面不仅专业精细还实惠,很多人选择来他家店铺,也有很多常客,跟店主关系较好,有时来修鞋还会顺便给店主送些羊肉。有一次不小心将顾客的鞋染色了,但是顾客没说什么,还给了他修鞋的钱,这些让他觉得“即便在异乡,也觉得很温暖”。

廖国述,是千千万万个在拉萨打拼的普通人的缩影,也许是送外卖的“廖国述”,也许是修车的“廖国述”……但是,不管是怎样的“廖国述”,他们热爱生活、善良勤恳,平凡却不普通,他们的身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让拉萨变得更加温暖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