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2年02月07日

弘扬高尚师德 潜心立德树人

张宇飞

近日,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教师在课堂上以严谨研究之名,质疑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否认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这是又一起历史虚无主义的典型案例。作为一名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最为重要,若政治立场不稳、学术道德和职业操守缺失,势必贻误后代、贻害教育事业。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王君正同志在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上强调,要“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好后继有人根本大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靠的是一大批“身正为范”的教师。为此,我们必须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前提性工作,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引路人”“四有”好老师、“四个相统一”“大先生”“六要”等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引导广大教师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

一、弘扬大德以引领学生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明大德,首先要铸牢理想信念,坚定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教师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动摇,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充满信心和干劲,才能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积极实践中,持续不断地影响和塑造学生,让更多的学生在高尚师德的引领下矢志不渝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教师唯有发自内心地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从时代需求、国家发展需要出发开展教学工作,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水平、高质量教育服务的期待中传道授业解惑,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真正领会家国情怀之重、复兴中华之责,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进而自觉把报效祖国、奉献社会作为自身的奋斗目标和理想宗旨,努力成为能够担负重任的国家栋梁。

二、恪遵公德以服务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对于教师来说,守公德就是要坚守立德树人初心、铭记教书育人使命,站好三尺讲台,甘做为学生全心全意服务的孺子牛,勇当教学科研创新的拓荒牛,争做传播先进文化的老黄牛,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之门。要做到这些,为人师者必须有危机意识,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善于借助现代化教学平台和教辅设备,及时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从用心做好每一份课件、打磨好每一堂课开始,精益求精,全情投入,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言传身教与身体力行的有机结合,持续提升教书育人的素质、能力和水平。守公德,要求教师以学生健康成长为中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用真挚之心去感化学生,用无私之爱去引导学生,用热诚的言行教育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用温和的心态对待学生的不足与过错,最终实现以心育德、以德养心,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严守私德以感化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老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其个体的思想素质和行为举止天然具有极强的示范性,这决定了教育从业者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只有严守私德、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才能更好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自我实现引路人的责任。严私德,首先要求教师以高标准、严要求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在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和示范引领作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做好表率。其次,教师要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自觉培养保持良好情绪的能力。积极的情绪能够赋予教学活力,提高教学效果,而消极不良的情绪则会导致精神懈怠,致使教师做出错误的教学判断和教学行为,从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最后,作为一名好老师,应始终保有一颗恒心和爱心,以热情、真情执教,不因学生成绩不好而另眼相待,也不拿学生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作比较,尽可能理解和包容学生,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与之契合的教育方案,以最大程度激发学生潜力,促进学生自主能力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