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37岁的仁青,是拉萨市公安局城关分局扎细派出所尼卓林社区警务室的一名社区民警。自2011年入警以来,他每天的工作就是下基层入户走访、了解社情民意、调解邻里纠纷,在这一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10年。
尼卓林社区虽然不大,住宅区和商铺却密密匝匝地挤在一起。据不完全统计,仅仅入户走访一项工作,仁青就达到了入户18000家(次)。在仁青看来,基层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多走、多看、多张嘴、多迈腿。凭借着“手勤、脚勤、嘴勤”的精神劲儿,仁青渐渐成了社区的“活地图”。
工作之初,仁青就坚定了“自己是非公安院校毕业的新人,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的想法。为了尽快掌握公安业务知识,仁青总是利用业余时间,通过书籍、向身边的前辈同志学习来充实自己、提升自己。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要对得起身上的警服。”
在辖区群众的眼里,仁青是个闲不住的人,不是在辖区巡逻,就是在入户走访,要不就是在社区孤寡老人的家里帮忙。慢慢地,“警务室里新来的民警是个热心肠”的评语在社区里传了起来。对社区基本情况渐渐熟悉的仁青,在工作之余,还承包了辖区里独居老人的帮扶工作。谁家的灯泡需要换,哪家太阳能漏水了要去修,哪位腿脚不便的老人家里该添置米面了,仁青总是随叫随到。几次上门之后,仁青也把这些事记在了心上,往后每到差不多的时日,总能不请自来,为老人们排忧解难。天气渐冷的时候,仁青还要操心老人们家中的取暖问题和安全问题。久而久之,社区老百姓愈发地喜欢这个年轻的民警了。
在一次走访中,仁青发现辖区内某小区新入住了一位独居老人,老人的子女长期在区外工作,无法在家陪伴老人。仁青得知这一情况后,时常来到老人家中照料老人,把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与老人聊家常,给老人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定期带老人去医院检查身体、外出散步。从此,老人的家里多了许多欢声笑语。
2016年5月的一天,老人因不合理服药导致精神萎靡、意识失常,竟然走失了。仁青知道后,第一时间调取小区周边的视频监控,并动员同事们和辖区治保力量查找老人的下落。经过8个多小时的不懈寻找,终于在夺底乡山沟附近找到了老人,并把她安全送回家中。从那之后,仁青对老人的照顾更加无微不至,生怕再发生意外。老人也早已将仁青视为自己的亲孙子一般,一有头疼脑热,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仁青。
2021年初春的一个晚上,结束巡逻任务正准备吃饭的仁青,突然接到了老人的电话说自己肚子疼痛难忍。仁青二话不说,放下碗筷立即赶往老人家中。见到焦急万分的仁青,老人终于不再强撑隐瞒,说自己已经疼了好几天了,一想到仁青工作任务重,不忍心给他添麻烦,打算自己去医院,但实在疼得难以支撑,摔倒在了地上,万般无奈才给仁青打了电话。仁青听后是又气又急又心疼,马上将老人背起送往医院,并为老人支付了医疗费。医生说老人患有严重的肝腹水,幸好送医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老人被送进重症监护室救治,仁青则一直守护在医院,直到老人病情稳定,悬着的心才放下。
不计付出和回报,全心全意地为社区发展稳定工作付出,为辖区群众的幸福生活服务,那些点点滴滴助人为乐的“小事”,贯穿着仁青的日常生活,年复一年,未曾改变。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着辖区群众的贴心人,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践行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