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1年09月30日

小茶叶创造大收益

—易贡茶场依靠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陈荷花 益西加错 刘倩茹 王珊 胡文 旦增

题图:易贡茶场的工作人员在茶园采茶。本报记者 陈荷花 摄

天朗气清,茶韵悠悠。易贡茶场里,油菜花开得正艳;广袤的湖畔牧场上,马牛成群;茶农们穿梭在茶林间,他们身挎茶篓,两手并用,掐准“一叶一茶”,快速放入篓里,举手低头间,茶篓逐渐被装满。

“我在茶场工作了30多年,以前采茶一年只有几千块钱收入,这两年每年光是采茶收入就有4万多块了,生活越过越红火。”正在采茶的普布曲珍告诉记者。

“当年,十八军和后续部队部分官兵进藏后留驻在易贡,负责建设军垦农场。三年后,为响应‘开发边疆 建设边疆’的号召,部队官兵从四川蒙顶茶场引进四川中小叶茶树并试种成功。自此,西藏有了历史上第一块成规模的茶田。此后,茶场又经历了改制、地方接管、对口援藏等多个阶段,更成为当地发展的历史见证。”广东省援藏干部、易贡茶场党委书记曹玉涛向记者介绍。

茶场内,一座二层石木结构小楼矗立着。楼前石碑上用红漆书写着“将军楼”三个字,让小楼显得格外庄重。“将军楼”是原十八军军长张国华将军的办公居住地。场部机关办公地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藏自治区党校校址。

易贡茶场老员工才程说:“我1989年调到场部,在我没来之前,就经常听到老一辈茶场工人说起张国华将军的英雄事迹,感觉很震撼,也激励着我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长期以来,易贡茶场一批又一批的员工继承和发扬着红色精神,不断推动易贡茶场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和援藏力量的帮助下,易贡茶场以党建引领发展,按照确立的“立足茶场强茶业,跳出茶场扩茶业,跳出茶业优茶业”的工作思路,结合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做好茶产业发展,以“红茶+绿茶+边销茶”模式,推进茶场“红色历史资源+绿色生态茶田景观化+低氟健康茶饮”产业链发展,以茶促旅、以旅兴茶,实现“茶+旅游”拓展,以产业振兴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在广东省对口支援力量的不断投入下,易贡茶场对老茶树进行保护性开发,并打造易贡茶场茶文化展览馆,在整合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推出“茶园+采摘体验”、“茶园+茶艺体验”、红色茶旅等服务项目,进一步带动了周边地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没想到西藏还有这么美的茶园!”本来想继续赶路的厦门游客萧陌,被易贡的优美环境和茶叶吸引,“明天我还要去买茶,这么美的环境中产出来的茶叶肯定好喝。”

随着茶旅融合的不断发展,当地的民宿、餐馆越来越多。林芝桃花节前后,易贡河谷的酒店、民宿“一房难求”。这也吸引了更多外出务工的当地人回到家乡参与到茶叶种植加工销售、旅游业发展中。

2020年,易贡茶场共计生产茶叶产品17.1万斤,产值达到2740万元,职工采茶平均年收入2.2万元,比2019年增长37.5%。

2021年实现易贡茶场历史上的首次茶叶产品出口,易贡茶场也成为首个从西藏海关出口的西藏本地茶叶企业。在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方面成功探索出一条以高质量的高原茶叶出口标准对接国际品牌标准的新路径。

“今年,我们将会培育第一个本土茶树品种,这对茶场来说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此外,茶叶加工厂的改扩建也将提上日程,同时将采用自动化生产设备,改进加工工艺和生产流程,提升茶叶品质。”曹玉涛说,“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7+2’西藏特色产品消费平台、广东省的南粤分享汇等平台,积极用好线上销售平台,持续扩大易贡茶叶的销售路径,不断打开新的市场,推动易贡茶场提质增效。”

采访结束,我们走出茶场,阵阵茶香随风飘散,落日中,茶农娴熟的采茶身影显得格外美丽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