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1年07月15日

全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新时代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西藏哲学社会科学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论研讨会发言摘编

由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办,西藏自治区社科联承办的“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论研讨会”7月12日至13日在拉萨召开,与会代表表示要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坚持在新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作为,展现全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现将发言摘编刊登。——编 者

走好新时代西藏文化事业的赶考路

自治区文化厅党组副书记、厅长 晋美旺措

当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西藏各族人民全面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团结一心、锐意进取,为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西藏篇章而努力奋斗。全区文化战线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回顾党的光辉历史,讴歌党的丰功伟绩,动员全区各族人民满怀信心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西藏篇章奋勇前进。

首先,要牢牢把握文化之“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区建设。

第二,要牢牢把握文化之“纲”,奋力助推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为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西藏篇章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以庆祝建党百年、和平解放西藏70周年为契机,自觉担负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开展一系列有特色有影响、引导性示范性强的重大主题文艺活动,服务好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大局。

第三,要牢牢把握文化之“本”,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我们要准确把握共同体意识,正确把握“一”和“多”、“同”和“异”、“恒”和“变”的关系,深入实施挖掘考证、研究整理、读本编写、宣传教育“四大工程”,引导各族群众深刻认识中华文化始终是西藏各民族的情感纽带,心灵归宿,从而自觉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推动中华民族是家园不可分、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体观念深入人心。

第四,要牢牢把握文化之“源”,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方向。文化工作者要扎根人民、服务人民,把人民生活作为一切文化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推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向基层倾斜、向农牧区倾斜、向普通群众倾斜,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使文化工作接地气、有灵气。

第五,要牢牢把握文化之“核”,推出更多富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传世精品。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史、汉藏民族共同抗击外来侵略史、西藏和平解放史、西藏百万农奴翻身解放史等,用歌舞、藏戏、话剧、曲艺等形式抒发出新时代新西藏的最强音,用更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讴歌时代的作品,刻画西藏文化的灵魂。

第六,要牢牢把握文化之“基”,努力建设一支德艺双馨的文化队伍。优秀的文化工作队伍,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的基础。在西藏这样一个特殊的边疆民族地区,德艺双馨的重要标准是站稳政治立场,充分认识文化工作在反分裂斗争中的重要性,坚决同各种分裂渗透破坏活动作斗争,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淡化宗教消极影响,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和区党委保持高度一致。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努力贡献党报力量

西藏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 益西加措

一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坚持党的领导、严格落实政治家办报要求。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媒体格局如何变化,党管媒体的原则和制度不能变。不仅要坚持党报姓党,而且要坚持党和政府主办的其他媒体必须姓党,必须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意识形态工作和新闻舆论工作的决策部署,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守组织纪律和新闻宣传纪律,始终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把准政治方向,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

二是坚持为民宗旨,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理念,实现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西藏日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理念,把增强宗旨意识作为践行使命、履行职责的牢固根基,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人民、赞美人民、激励人民,充分展示西藏各族人民建设祖国边疆、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和活力。忠实履行了党报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庄严使命,充分发挥了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西藏人民的公仆——孔繁森》《扎根雪域边陲的格桑花——卓嘎、央宗姐妹一家几代人在玉麦放牧守边的故事》等有思想、有温度的精品佳作,见证了西藏人民在“世界屋脊”竖起的不朽丰碑;“雅江行”“雪域边线行”等大型采访活动,以“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报道,受到中宣部的新闻阅评表扬。西藏日报的实践表明,新闻舆论工作的生命力,就在于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理念,讲好人民的故事、传播好人民的声音,用实际行动实现好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

三是坚持创新为要,使党报事业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在新媒体迅速兴起的发展大势下,必须做到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新闻舆论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充分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着力推动媒体融合从“相加”阶段进入“相融”阶段,变“+互联网”为“互联网+”,变简单的叠加效应为战略融合效应,推出新型融媒体产品、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构建新的舆论引导格局。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西藏日报社只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才能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西藏篇章贡献党报力量!

把忠诚镌刻在为西藏发展奋进行动中

西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区社科联兼职副主席 孟芳兵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精辟概括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对党忠诚必须始于足下,把党组织交给的“责任田”种好。一是发挥智库作用。积极发挥西藏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人才和智力优势,主动参与自治区科技、经济、社会中长期规划的制定和重大项目的咨询论证,当好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二是构建思想高地。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加快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打造新时代的思想文化高地。以中国藏学研究所为依托,整合学校藏学资源,广泛联合区内外藏学界知名专家,把西藏大学建设成为有一定知名度的藏学研究基地。三是打造服务尖兵。通过紧密联系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使我校成为全区教育科研的中心,成为适应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学术研究、高层次决策支持的中心,为学校科研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回首过往,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的滋养;展望未来,发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将为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注入磅礴的力量。在新的奋斗征程上,包括高校在内的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将大有可为、一定大有作为。我们坚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区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不懈奋斗,全面建成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指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纲领性文献

西藏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扎堆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坚持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深刻的理论意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强烈的实践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意志、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取得的辉煌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要论断,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是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交汇点召开的,具有历史里程碑意义。在此历史交汇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回顾历史成就、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举旗定向、擘画蓝图,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具有强烈的实践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九个必须”,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具体指导,成为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坚持成功经验 再铸时代辉煌

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区社科联副主席 陈凡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回望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光辉历程,是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壮丽篇章。今天,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和平解放70年来西藏的发展进步史,是我们党百年辉煌历史的重要篇章。这70年,是西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扎实推进、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向好、民族宗教工作创新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的70年。实践充分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70年的胜利,是党的胜利,是各族人民的胜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是改革开放的胜利。

光荣属于过去,未来仍需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九个必须”,这些重要经验启示,既深植历史,又远观未来,使我们看清楚了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了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为我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提供了重要遵循。新的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成功经验,再铸时代辉煌。

在新时代奋进征程中努力展现社科人的使命担当

自治区社会科学院院长、区社科联副主席 索林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充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纲领性文献。讲话充满对党的历史的无比珍视、对党的事业的无比自信,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

全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是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加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全面领导。要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重要契机,履行好使命和担当,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中做好表率,发挥排头兵的作用,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坚决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党委部署要求,切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雪域高原大地落地生根。

二是要坚持为人民做学问,进一步坚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立场。人民是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永葆生机活力的源泉。我们要始终坚定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自觉用党和人民的需求引领学术追求,以学术精品奉献人民,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人民”一词出现了86次,充分体现了总书记深切的为民情怀。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坚持为人民做学问的根本宗旨,强化示范引领,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三要深化研究宣传阐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思想、重大观点、重大论断,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内容和重要指引。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责无旁贷,要聚焦“七一”重要讲话蕴含的重要创新点、关键点,对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行梳理,开展阐释研究,深入研究蕴含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推出一批有分量、有质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展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伟力。

从精神之源到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逻辑

自治区党委党校副校长、区社科联兼职副主席 房玉国

习近平总书记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历史视野,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党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又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升华。伟大的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既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母体,更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提炼和总结。

从“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与党的精神谱系关系看,党的奋斗中形成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遵义会议精神、苏区精神等都有“坚定理想”的内容,大别山精神则使用了“坚守信念”一词。我们的“理想”从哪里来,在于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结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从“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与党的精神谱系关系看,初心使命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中不断地被践行着。五四精神中的“忧国忧民、热爱祖国”,抗战精神中的“救亡图存、民族解放”,西柏坡精神中的“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抗美援朝精神中的“爱国主义”,“两弹一星”精神中的“热爱祖国”,以及右玉精神中的“久久为功、利在长远”和探月精神中的“追逐梦想”无不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践行和使命担当。

从“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与党的精神谱系关系看,红船精神中有“百折不挠”,井冈山精神中有“勇于胜利”,遵义会议精神中有“务求必胜”,长征精神中有“乐于吃苦,不惧艰难,勇于战斗,无坚不摧”,苏区精神中有“艰苦奋斗”,抗战精神中有“牺牲、坚韧”,西柏坡精神中有“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抗美援朝精神中有“革命英雄主义”,“老西藏精神”中“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焦裕禄精神中有“艰苦奋斗、迎难而上”,右玉精神中有“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两弹一星”精神中有“艰苦奋斗、勇于攀登”,抗洪精神中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抗疫精神中有“舍生忘死”,脱贫攻坚精神中有“尽锐出战、攻坚克难”。从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形成的诸多精神,无不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从“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与党的精神谱系关系看,“忠诚”“人民”始终是党的精神谱系的核心词。红船精神中有“忠诚为民”,苏区精神中有“清正廉洁、无私奉献”,延安精神中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沂蒙精神中有“爱党爱军、无私奉献,水乳交融、生死与共”,西柏坡精神中有“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建国后的“两弹一星”精神中有“无私奉献”,“老西藏精神”中的“特别能奉献”,焦裕禄精神中有“亲民爱民、无私奉献”,雷锋精神中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西迁精神中有“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抗疫精神中有“命运与共”。这些精神中无不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政治品质,而直接使用“不负人民”一词的是脱贫攻坚精神中的“上下同心、不负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