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1年06月28日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进林芝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旦增桑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新发展理念深刻阐述了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实践路径,准确回答了发展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将当前与长远、全局与局部有机统一,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遵循与指引。旅游业是惠民富民产业、综合产业、幸福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头戏”,也是最能体现五大发展理念的产业之一。如何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旅游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是一个在理论上值得认真思考和在行动上值得实践的重大课题。由此,笔者认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立足新发展阶段,把新发展理念融会贯通到旅游业发展实践,并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增加林芝旅游业有效供给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路径。

一、林芝旅游业现状

林芝市地处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也是西藏海拔最低、气候最好、生态最佳、民族分布最广的地级市。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林芝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国家旅游部门明确将林芝市定位为“国际生态旅游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对此,林芝市委、市政府重点培育、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使“人间净地·醉美林芝”旅游品牌形象逐渐深入人心,林芝市由此成长为全区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市地之一。“十三五”期间,林芝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保持每年两位数的增长态势,旅游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旺盛势头,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市场主体不断丰富,带动作用显著提升,品牌建设初见成效,为深入推进实施“十四五”规划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大力推进林芝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从新发展理念中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找动力,坚决破除固步自封的思想观念,积极探索破解发展瓶颈方法,努力实现林芝旅游破题发展。

(一)坚持创新引领,探索生态旅游发展新机制

不断创新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实施旅游主导战略,建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行业协同、群众参与”的旅游工作大格局,完善市、县、乡三级旅游工作推进机制;不断创新旅游业发展的规划布局,将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各级政府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经济开发功能区划等相关规划之中;培育一批全域旅游示范典型,并每年确定一个主题,举办一场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进行经验交流,促进全市县域旅游均衡发展;进一步完善政府旅游联席会议制度,强化旅游部门产业促进与综合协调职能,发挥旅游全域化工作牵头抓总作用。

不断创新旅游业发展的产品体系。大力开发温泉、山地和养生等休闲旅游度假产品,提升旅游消费档次。丰富桃花节、工布节和藏历新年三个林芝淡季旅游节庆的内容和效应。深入挖掘林芝丰富的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资源,深化红色文化精神内涵研究,加强革命历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以察隅英雄坡、波密红楼、易贡将军楼、太昭古城等红色文化资源区的建设为路径,打造具有林芝特色的红色旅游线路。

不断创新旅游业发展的保障体系。在全市干线公路和景区公路沿线合理布设服务区、停车场、观景台、自驾车营地等旅游服务设施。实施G219、G318风景廊道规划,展现最美生态自然景观大道;实现A级景区、乡村旅游点周边等级以上公路全覆盖。实施旅游“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计划,改造建设高标准的旅游A级厕所;建立布局合理、指向清晰的全域旅游引导标识标牌体系,实现重点涉旅场所规范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同时,依托全国高校以及西藏大学、农牧学院、林芝职业技术学校等本地高校,开设“旅游管理人才班”和多种旅游专题班,建设一支视野广、专业知识扎实、职业素养高的应用型、复合型旅游管理人才队伍。

(二)坚持协调发展,实现全域生态旅游融合

推进旅游产业统筹协调发展。坚持以文促旅理念,统筹整合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自然风光等特色旅游资源,促进各涉旅产业的均衡发展。依托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以历史体验为主要内容,打造神秘文化旅游目的地;依托丰富的民俗文化和独特的区位优势等资源,打造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以巴松错景区为核心,打造绿色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依托“三波四玉”文化旅游资源,培育工布文化旅游目的地;依托列山古墓群、太昭古城等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打造历史遗产旅游目的地。

积极培育旅游新兴消费业态。通过完善林芝旅游官网、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创建并参与形式与内容多样的旅游线上展示、宣传、推介与招商引资等功能APP,实现线上线下旅游信息与资源的兼顾与共融。全力打造智慧旅游与智慧区域系统,力促重点涉旅场所、A级旅游景区通信信号、视频监控、实时客流监测全覆盖。同时,通过全面推广林芝旅游导游词双语智能语音讲解系统全覆盖,以及开发、建设、推广智能化旅游服务系统,实现“一部手机游林芝”。

构建深度融合的旅游产品体系。依托城市与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宜居村庄、旅游小镇、风情县城,完善城市绿道、慢行系统,支持旅游综合体、主题功能区等建设。依托风景名胜区、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传统村落,探索乡村旅游深度发展模式,深入对接游客乡村度假与田园生活的新需求。建设一批知识科普型、体验考察型、自然观赏型等研学旅行基地,指导各中小学校结合实际,开展集体研学和劳动教育旅行活动。开发建设生态旅游区、天然氧吧、气象公园以及山地旅游等特色吸引物,推动建设一批“避暑林芝”目的地,扩展林芝旅游消费空间与场景。支持发展低空旅游、水上旅游、山地自行车赛、环湖自行车赛等户外运动体育旅游业态,力促培育国家级旅游示范基地和精品赛事。

(三)坚持绿色导向,推动生态旅游提质增效

构建绿色发展机制。严格执行以各大景区景点为主的旅游行业污水、垃圾处理科学化制度,行业管理部门定期或不定期抽检排污检测,使之形成常态化管理制度。

落实绿色发展规划。坚守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实施最严格的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进行旅游建设生态环境评价,强化旅游规划中生态环境规划和节能减排规划的功能和地位,发挥规划对旅游绿色发展的前置引导作用,形成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运行机制。

倡导绿色低碳旅游方式。倡导游客尽量选择公共交通、短途游客选择骑行和徒步等生态出行方式。鼓励和监督实行旅游行业垃圾分类制度,引导企业、行业、游客养成良好环保习惯。宣传一批践行绿色消费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企业和典型旅游目的地。

(四)坚持开放共赢,拓展生态旅游发展空间

拓展旅游市场发展空间。进一步加大林芝与四川、云南等周边省市和对口援藏省市建立“大香格里拉旅游联盟”“粤林旅游对口援助”等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机制,从市场开发、环线安排、服务提升、宣传营销等多个方面加强沟通协作。

创新旅游市场营销机制。统筹各级各部门涉及城市形象宣传、目的地营销等方面的资金和相关资源,有效运用公众营销、网络营销、事件营销、节庆营销、反季营销等多种方式,强化旅游全域化整体营销。推进旅游宣传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进商场。瞄准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城市群,推出林芝四季品牌旅游精品线路,全方位建立区内外市场旅游营销渠道体系。

激发旅游发展主体活力。加快推动旅游市场主体跨地区、跨领域重组,实现旅游资源有效整合和要素聚集,以及利益主体的合作共赢和战略互惠。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和安全稳健的投融资原则,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通过市文化旅游投资公司,加强旅游文化产品研发和宣传推介、推广联盟及合作交流平台,不断提高林芝旅游文化产品传播力。

(五)坚持共享理念,重塑生态旅游价值网络

共建共享旅游发展市场环境。引导和支持农牧民、大学毕业生等围绕旅游业实现自主创业。促进旅游大众创业,实施旅游就业计划,共享发展机遇。鼓励农牧民通过资金、人力、土地参与乡村旅游经营获取入股分红。支持农牧民开办农家乐、经营家庭旅馆和餐饮等旅游服务业。制定“人间净地·醉美林芝”品牌提升计划,提升旅游城市、景区、度假区、酒店、购物等旅游服务品牌层级。合理布局游客咨询服务网点,推动向游客免费开放图书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体育馆等。探索建立全市公共资源型景区“5·19”中国旅游日和“9·27”世界旅游日等免费开放日制度。

共建共享旅游发展文明环境。保障老年人、军人等特殊人群的旅游权利,共享美好生活。通过与旅游大数据企业合作,建立健全以游客满意度为核心,以环境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等为主要指标的旅游质量评价体系,加强游客满意度调查评价信息的共享。支持各类旅游企业创建国家、区、市级各类优质品牌,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形成共同提升游客满意度的工作合力。鼓励旅游企业开展个性化、亲情化、细微化服务,发展壮大各类旅游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服务明星”等文明旅游评选活动,提升全市旅游行业服务素质。培育创建“十佳优质旅游服务企业”“十佳优质旅游服务明星”等,打造林芝优质旅游服务品牌。

共建共享旅游发展安全环境。建立旅游安全预警机制,积极探索利用公安、消防、武警等救援力量和专业化救援队伍为旅游紧急救援提供服务的联络机制;完善旅游保险保障体系,继续实施旅行社责任保险,推动住宿、旅游交通及高风险旅游项目等经营者实施责任保险制度;健全社会监督、舆论监督、联合执法机制,对旅游市场秩序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实施全年全天候、高频率、多形式的明察暗访。加大旅游市场执法工作力度,健全旅游市场综合监管、联合执法检查、投诉统一受理、案件分办转办和信息共享工作制度。建立线上线下联动、高效便捷畅通的旅游投诉举报受理、处理、反馈机制。

(作者单位:林芝市旅游发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