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1年05月25日

透视西藏乡村社会变迁的“多棱镜”

——评读《藏村日常:民族共同体社会的传播学研究》

晓勇

对于长期在基层采访的记者而言,下乡是家常便饭。但当拿到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书《藏村日常:民族共同体社会的传播学研究》时,内心还是充满期待——因为“熟知并非真知”,加上每次下乡都有任务在身,所到一处村庄,总觉得看得不够仔细。

作者廖云路博士开篇明义地讲出了写作此书的目的:“在藏工作期间,我见过太多游客,甚至来不及放下背包就登上布达拉宫,或是热衷于捕捉宗教文化‘奇特’的一面,并由此形成了对西藏的印象。”他认为,宗教文化和自然风光只是西藏社会的一部分。在西藏大部分土地上,乡村社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为了避免人们对西藏认识上的偏差,廖云路博士选择了拉萨市曲水县的一个村庄作为田野调查点。初到村庄时,他看到的是西藏乡村近年来取得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研究也在这样的框架下展开。不带任何课题任务,不以发表文章为目的,他尽量站在村民的角度思考问题,以一个普通村民的身份看待民族共同体社会的变迁。渐渐的,越来越多的村民愿意与他这个外乡人聊天;后来,他干脆借住到村民家中,获得的信息量多了,对村庄的看法自然变得更加立体。

“我开始理解乡村干部的踏实勤恳与扮演着多重身份之间的矛盾,感受到村民迈出小农经济而收获‘第一桶金’的喜悦之情,体会到现代化转型下的村民为什么对民俗多了几分敬畏……这些观念与行动的背后,交织着人性的自信与卑微,把一个个浮在表面的真相引向真实,直至一种相对真理。”廖云路说。

西藏乡村社会具有复杂多样性的特点,包括乡村治理逻辑、经济结构与运行状态、观念和信仰变迁等等。但是,在廖云路博士笔下,这些学术概念并不晦涩,更没有被淹没在一些生硬的学术语言和枯燥的图表、数据之中,而是用接近社会真实生活的实践逻辑来展现乡村变迁的动态过程。也正因如此,书中描绘的事件生动真实,故事中的人物特征立体丰满。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藏村日常:民族共同体社会的传播学研究》近28万字的篇幅背后,远非文字呈现出来的那么轻松——

“在村庄期间,我常常是白天走家串户,随他们办理村务、下地劳动、与亲戚朋友闲聊;为了观察村民修建水渠的情况,我记不得翻越了几座山丘与梯田才到达工地;遇到重要的事件与问题时,担心自己的藏语表达不清,还找来大学生帮忙翻译……晚上回到住地,简单填饱肚子后,我开始记录一天的田野笔记。写到兴之所至或疲倦不堪时,就走到屋前空地上仰望夜空,西藏乡村夜空的星星特别明亮。”

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廖云路求知求真的坚持与努力,对西藏的真挚之情……当然,也有几分学习藏语、深入乡村调研以及写作过程中的苦寂,以及外人难以感同身受的在艰苦环境下的“孤军奋战”。

另一个让人对《藏村日常:民族共同体社会的传播学研究》一书感兴趣的原因,是作者廖云路的身份。大约10年前的某天,当他决定写一篇学术论文时,不知是什么缘故,在键盘上敲下了“西藏”二字。自此之后,他的学术道路、职业生涯都与西藏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2013年进藏工作时,廖云路没有选择科研院所,作为四川大学新闻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博士后的他,来到西藏日报社,当起了一名记者。

这些年,廖云路采写了多项重大新闻策划报道和典型人物策划报道,个人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新闻奖10余项,他是西藏新闻战线上当之无愧的业务骨干。抽离记者的身份,他又是一名孜孜不倦的学者,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相继出版了专著《话语“结构”:民族新闻的跨文化之维》和《西方藏学名著与名家提要》,是西藏新闻传播、乡村、宗教领域的专家。

“学者不能蜷缩在象牙塔里做研究,记者也需要不断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两者都离不开从西藏热火朝天的社会实践中发现研究问题,找到经世致用的着力点,为构建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和新闻话语体系贡献力量。”廖云路说。游走于记者与学者的双重身份之间,还在海拔4700米的那曲市安多县担任过驻村工作队队长,这些经历都为他写作《藏村日常:民族共同体社会的传播学研究》一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正如任何研究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藏村日常:民族共同体社会的传播学研究》一书中的村庄只是理解当下西藏社会的一个切面,是人们认识西藏的一扇窗口,也是廖云路博士从事西藏研究的“驿站”。

“当前的西藏乡村,正处于日新月异的现代化转型中,乡村在变、人也在变。30岁的人看到的‘山’与50岁的人看到的‘山’肯定会不同,如果可以,我想20年后‘再访藏村’,为今天的研究写续。”廖云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