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1年05月10日

新时代驻村工作要在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上下功夫

西藏社科院驻昌都市芒康县帮达乡第十批工作队

如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十四条”基本方略,其中之一就是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涉及农牧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西藏实施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部分。今年3月31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在自治区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第九批驻村工作总结表彰暨第十批驻村工作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干部驻村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及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充分认识做好新时代驻村工作的特殊重要性,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不断推动驻村工作迈上新台阶,奋力推进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我们要继续在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上下功夫,坚持困难麻烦由政府解决、把方便实惠送给群众,真正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党中央的关怀和温暖。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农牧区民生事业不断改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紧紧围绕农牧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不懈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各项民生事业取得丰硕成果,农牧民群众对各领域的民生满意度及政府服务满意度稳中有升。

基础设施建设是西藏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把全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牧区,极大地改善了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西藏农牧区教育事业取得明显发展,边远地区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三包”、大学生资助等惠民政策严格落实,乡村教师队伍增量提质;农牧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完善,医疗卫生硬件设施全面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程度有所提高,乡村医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稳步提升;农牧区社会保障力度更大,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农牧区医疗制度覆盖全体农牧民,农牧区社会救助工作实现新发展,社会救助兜底功能不断强化,农牧区养老服务稳步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农牧区民生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结果,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每年将70%以上财力投向民生领域而取得的成效。这些巨大成就使西藏农牧民满怀信心开启乡村振兴的奋斗大门,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不断前进。

二、改善民生凝聚人心是乡村振兴对驻村工作提出的切实要求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阶段性目标是到2022年农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可见,民生事业是实现乡村振兴良好开局的一个重要内容。

2021年,对于西藏来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更需要在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上下功夫。这就要求广大驻村干部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总目标,聚焦西藏农牧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肩负忠诚的责任担当、遵循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践行实干的工作态度、实现真正的有效助力,凝聚最广大农牧民群众的人心。

改善民生凝聚人心工作,是新时代驻村干部忠诚履职的践行路径之一,对党忠诚,是对一名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要求,广大驻村干部须时刻做到心中有党,紧跟党组织的步伐,遵从党组织的决定、执行党组织的决议,做一名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的践行者。改善民生凝聚人心工作,是新时代驻村干部为民服务的践行路径之一,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切实为民排忧解难,争做群众贴心人。改善民生凝聚人心工作,是新时代驻村干部苦干实干的践行路径之一,坚持走村入户,摸清村情民意,认真听取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把群众所需、所急、所想、所盼进行整理汇总,找准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掌握乡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三、驻村系民生,帮扶办实事,凝聚众人心

在乡村振兴的起步阶段,继续沿用精准扶贫时期的驻村帮扶措施,本就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如何让这一民生工程衍生出更多的民生效益,需要驻村工作队深入调研摸清现状、发挥优势用好资源,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对新时代西藏农牧区民生建设事业的重要推动作用。

加强实地调查,找准民生痛点,提升农牧区民生服务效率。民生问政、服务问效。提升西藏农牧区民生服务的质量,找准现存民生痛点是关键。西藏地域辽阔,不同区域的民生痛点各不相同,需要加强实地调查,摸清各地情况。“急难愁盼”主要由政府解决,但也要发挥社会资本与民间智慧在民生服务领域的利用率和效能。如农牧区医疗服务领域,立足于加大基层医疗投入和扩大基层医疗队伍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支持民营医疗机构填充乡镇一级医疗缺口,满足不同层次农牧民群众的看病需求。农牧区民生建设,关系农牧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只有把民生建设与民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追求民主化的民生绩效,才能互促共赢、增进福祉。因此,在农牧区民生建设过程中,驻村工作队可以协助村委,加强村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拓宽有序参与的法治化渠道,创新村民议事会运作模式,保证村级民生建设的民主公开和真实完整。

利用自身优势,用好民生资源,促进民生资源的合理配置。驻村工作队的组建具有纵向直贯、横向覆盖的基本特征,十分利于促进资源流动。如农牧区教育领域城乡一体化的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方面,驻村工作队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流动服务促使优质教育资源向农牧区延伸。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科技带动。驻村工作队可以帮助现有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和教育工作者通过学历升级教育和继续教育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帮助农牧民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向技能型转变,支持有能力的农牧民工就近承担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造中的质量监督和后期管护等职能。农牧业生产方面,在农牧区增加农牧业示范项目,创造条件增加农牧民群众对农牧业示范项目的参与度,增强农牧民群众对科技指导的可获得性,改善农牧区人口科技培训的方式方法,提高科技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提供咨询服务,推动就业创业,保障农牧民民生福祉。驻村工作队可协助乡镇政府推进就业创业促进民生工程,关注低收入群体、本地毕业生、返乡农牧民工、退役军人和就业困难人员等社会特定就业群体,广泛宣传国家就业创业政策和企业招工信息,制定并发放就业创业政策明白卡。在驻村点设置咨询点,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利用微信朋友圈等公共平台发布企业招工信息,积极收集用工信息,引导劳动力向餐饮、建筑、服务等第三产业转移。积极与企业进行动态对接,充分利用外出务工农牧民人脉资源,开展返乡务工人员“一对一”帮扶,鼓励本地农牧民投奔就业。扶持待业人员学习种植、养殖、电焊、维修等技术,提高就业技能,针对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低收入者、退役军人等群体开展创业培训,帮助创业人员协调办理免息小额创业担保贷款,实现以扶植创业带动就业。

助力产业发展,发展集体经济,增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西藏农牧区地域范围广,农牧民群众人口较多,居住分散,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差异较大。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不仅是增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的一剂良方,也是实现农牧业增效、农村繁荣、农牧民增收的重要物质基础。这就需要驻村工作队帮助乡村集体和农牧民群众练好内功,发挥乡村集体和农牧民的主动性,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只有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强,农牧民经济条件持续改善,乡村社会才有凝聚力,农牧民群众才能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执笔:方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