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1年03月15日

用奋斗交出满意答卷

(上接第一版)

从干扶贫工作起,下乡调研、走访贫困户、熬夜加班便成了廖俊龙工作的日常。这些年来,他的脚步踏遍了昌都市11县(区)。经过大量的调研,廖俊龙创新提出了援昌省市“县(区)对乡、乡对村”结对帮扶模式。

通过积极协调受援单位,发函动员援昌省市和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促使援昌省市与昌都11县(区)54个乡镇结成对口帮扶关系,提供就业岗位2700余个,转移农牧区剩余劳动力1200余人次。在落实结对帮扶认亲制度中,廖俊龙多次深入县(区)开展干部结对帮扶工作督导工作,创新开展了“六个一”“七个必须”结对帮扶活动,组织指导全市3.1万名干部与3.48万户贫困户精准结对。

三年来,昌都全市干部累计落实结对帮扶资金1.2亿余元,帮助乡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5.8万余件,为昌都市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十三五”期间,自治区核定昌都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46万户17.05万人,贫困人口占全区的8.9%,贫困发生率为24.95%。

面对庞大的数字,廖俊龙认为督导考核工作尤为重要。他将各级各类督导检查巡视巡查审计考核评估等反馈意见进行梳理,建立问题台账,制订方案、分解任务、明确责任、督促整改,为各县(区)顺利脱贫摘帽打牢了基础。

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和不规律作息,2019年,“铁人”廖俊龙在加班时腹痛难忍,到医院诊断为胆结石,医生建议做手术,但廖俊龙拒绝住院治疗还是回到了岗位上。

2020年10月,廖俊龙再次被送到了医院,病情加重,可这时正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时期。“先过了这段时间!”他再次选择了保守治疗,那个月,他竟瘦了十多斤。直至今年1月,他才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

“他在病床上都在打电话和我们讨论工作!”一说起廖俊龙,昌都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的同事都会笑称他为“工作狂”。

今天的昌都,无论走到哪里都可见生机勃勃的乡村画卷:一条条水泥路蜿蜒向前、一栋栋农家屋错落有致、一个个扶贫项目落地开花……

2019年底,西藏昌都市如期实现全市3.84万户19.46万人脱贫,11县(区)全部脱贫摘帽。这是所有像廖俊龙这样的扶贫干部共同奋斗交出的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