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1年02月18日

将“酥油味”和时代融合起来

—藏晚抗疫歌曲《总有一个春天她会来临》背后的故事

图/文 本报记者 章正

导读

“当那白雪漫天,你为我伸出的手,开满春天的花瓣”“你是我的白衣天使,生死轻盈为我飞扬……”今年的藏晚,由西藏文联副主席陈人杰作词,著名音乐人绍兵作曲的一首抗疫歌曲《总有一个春天她会来临》,引发了广泛好评。

这首歌曲由索朗云丹、绍兵、次仁拉姆和次仁央宗联袂演唱,是由流行、民族等不同演唱方式的歌手共同打造的力作。

有人评价,这不仅是一次艺术的合作,也是民族团结的生动体现。来自各地的人们,抗疫目标相同,歌曲背后,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抗疫歌曲的背后,是西藏的人文关怀。正如陈人杰所言,对于西藏高原,我们除了要沉浸自然之美,还要秉承对人类持有恒常的悲悯之心。

这首歌曲,为何能受到广泛好评?制作有什么亮点?合作有什么经验?敬请关注。

精诚:全国四地共同完成一首歌曲

在拉萨一家地道的藏餐馆,记者见到了帅气且开朗的95后藏族歌手索朗云丹。“平时我生活在北京,能有机会上家乡的藏晚,为抗疫贡献一份力量是很荣幸的事。”喝了一口甜茶后,他笑着说。

别看索朗云丹年龄不大,却是一位“老歌手”,他擅长流行歌曲的演唱,对家乡更是充满感情。去年,他与著名歌手韩红,为西藏的纪录片《跨越喜马拉雅》专门录制了主题曲《向南方》,反响不错。

索朗云丹清楚地记得,2020年12月底,当接到藏晚的邀约电话,他当即同意录制。今年1月份,他安排好手头的工作,马上赶回拉萨,练习、彩排,做好了充足准备。

时间拉回到去年的抗疫时光,2月中旬,西藏3名疾控专业人员带着物资,驰援湖北一线。

西藏各级医护人员,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第一线。去年在全国疫情防控最严峻的时刻,我区实现了唯一病例快速清零。如今,在西藏,已经连续超过365天无新增确诊或疑似病例。目前,全区已建成核酸检测实验室94家(不包括第三方机构)。

在距离拉萨4000多公里外的浙江杭州,正在老家休假的西藏文联副主席、著名诗人陈人杰,看了西藏抗疫事迹,心生感触,独自在书房思索,一气呵成写成诗歌——《总有一个春天她会来临》。

“苦难开出花,更加动情,看到抗疫力量,希望就此复苏。”陈人杰充满感动与信心。

诗成之后,距离杭州1800多公里之外的成都,著名音乐人绍兵在工作室中,手机响了,收到了陈人杰发来的诗歌,逐字逐句朗读,鼻子一酸,非常感动。

当即,他脑海中就形成了旋律,马上在手机上谱出了抗疫歌曲的旋律。

在疫情最艰难的时候,他们用每一个音符、每一句歌词,传递着坚韧的战“疫”力量,表达了乐观的信念,这是一种责任与担当。

歌手在演唱抗疫歌曲《总有一个春天她会来临》。

诗人陈人杰。

歌手索朗云丹。

音乐人绍兵。

精心:高质量讲述春天的故事

团队的组成,看似是偶然。但为了共同的目标——展现抗疫精神,大家走到了一起。正是一群怀揣着抗疫理想的人,成就了歌曲的高质量。

今年春节前夕,记者采访到著名诗人陈人杰,前不久,他的西藏题材作品《山海间》获得第五届中国长诗奖最佳文本奖,《世界屋脊的瓦片下》获浪漫海岸爱情诗歌大奖赛特等奖。

“歌词中有两层含义,明线是大家战胜困难迎来美好希望,暗线运用爱情的手法,展现大背景下的护士和病人之间美好的祝愿。”陈人杰的文字间透露出抗疫中真挚的情感。

陈人杰谦逊地说,我是靠语言星粒取火的人,诗歌若要来一次飞升,需要爱之高原的支撑,以此提炼和呼唤穿透灵魂本质的愉悦。

这首歌曲,陈人杰非常注重歌手的表达。他认为歌手诠释得非常好,每次重听歌曲,都有一种想掉眼泪的感觉。

“特别是年龄最小的索朗云丹,他的唱功非常好。”陈人杰说。

一个年轻歌手,为何能对抗疫歌曲有如此深刻的理解?“我平时生活在北京,但时刻关注家乡的变化,深刻地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发自内心感到自豪。”索朗云丹说,从小他就热爱流行音乐,在筹备《跨越喜马拉雅》纪录片主题曲时,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祖国的发展惠及周边国家,背后折射出家乡西藏的巨变。他说,一定要唱好西藏歌曲。

索朗云丹直言:“绍兵老师在全国知名度非常高,这次带着我们全程录制,从下午两点录制到凌晨两点,精益求精。”

绍兵的作品很多,《姑娘我爱你》《爱琴海》等在全国流行传唱甚广,还多次荣获国家及省级大奖,也常常给国内一线歌手制作歌曲。有人称之为西部歌王,他擅于将时尚流行的音乐织体与民族风格的旋律相结合。

“我经常在西藏采风,每年至少来四五次,对西藏充满感情。”绍兵坦言。

这首歌曲的成功,还出于一种默契。“我和绍兵老师是‘老搭档’,此前的合作非常多。”本次歌曲的演唱者之一,西藏林芝市民族艺术团80后女歌手次仁央宗说,不仅是这次作品,还有《为你等待》《鲁朗·梦中的天堂》等歌曲,均与绍兵合作。

歌手次仁央宗。

歌手次仁拉姆。

精彩:一次合作带来新的文艺“碰撞”

多元,是这首歌曲成功背后的秘诀,是多人、多地、多民族的合作。

利用制作完成之后的闲暇,几位歌手进行了一场轻松又严肃的对话——如何让西藏音乐走向全国?

“我在林芝出生,之后到内地上学,再到北京工作,身上流淌着西藏的血液,但是离开家乡久了,不免对家乡有距离感。”索朗云丹道出了自己的困惑。他直言,在中国传媒大学上学时,自己曾喜欢上了流行音乐,组过乐队,玩过摇滚,还拿过校园歌手的冠军。如今回想,当时年龄小,总觉得自己对西藏本地的音乐很了解,一度认为现代流行音乐才是好听的。

“现在想法完全不同了。”他说,随着年龄增长,他对西藏文化愈发感兴趣,愈发感受到了西藏文化之美。“我这次回来专门做了一次考察,认识了三四十种藏族乐器,让我对家乡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甚至听到传统旋律就会感觉撞击内心。”索朗云丹说。

或许,这是一种反向的文化影响:离开家乡久了,在与外面世界对比之后,更能发现家乡之美,从而更热爱本土文化。“未来在自己的创作中,会多融入一些家乡的元素。”索朗云丹说。

“云丹,你说得对!”作为内地音乐人,绍兵对西藏的音乐非常了解,与上百位藏族音乐人有过合作。他肯定道:“藏族歌手的优势很多,最突出的是天然高亢嘹亮的嗓音,这是很多其他歌手不具备的,再加上西藏的音乐,就有了独特的韵味。”

“与以往相比,现在西藏的歌手走出去的机会更多了。前段时间,我就与国内很多知名的歌唱家一起演出,这样的机会非常宝贵。”作为本次演唱的歌手,拉萨市歌舞团青年歌手次仁拉姆说,这是很好的学习机会。

次仁拉姆清醒地认识到不能丢掉自己的特点。最近,她在努力尝试,“不仅要唱好本地民族风格的歌曲,也要努力尝试各种唱法,在尝试中融合,努力让更多观众喜爱。”

如何创造出既有“酥油味”“糌粑味”又体现时代特征的文艺作品?他们,正在努力思考和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