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1年01月04日

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 发展群众性体育运动的意义和措施

万朝阳

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把“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为党和政府在“十四五”发展期间的重大任务,“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追求。随着“十三五计划”的完成、“十四五计划”蓝图的逐步展开,我们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也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作为体育事业发展基础的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开展将会得到更多关注,全民健身和群众性体育运动的热情将得到全面释放。有组织地开展群众性健身体育运动,既适应了广大人民对健康体魄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又提升了全民体育健身和体育锻炼的兴趣,对“健康中国”的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以健康中国发展思想重新认识群众性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

全面推进群众性体育运动是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基本要求。国务院办公厅于2020年9月30日印发《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到“发展群众体育,是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公共服务职能,是贯彻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有了新期盼,对健康社会提出了新要求。以健康中国战略作为理论统领全面推进群众性体育运动发展是一次重大的理念创新,因此,发展群众性体育运动必须系统、准确地理解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要义。

一是健康中国战略重新赋予群众性体育运动新的意义。《建议》明确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凸显了推动群众性体育运动发展的重要意义。切实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前置条件,发展理念体现人民优先,发展规划突出健康目标,公共政策制定要评估对人民健康的影响。正是这些新的发展理念,使得群众性体育运动成为推动形成全民健康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有节制的生活态度,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重要推手。

二是坚持群众性体育运动优先发展的理念。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全民健身”计划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国务院印发的《意见》在挖掘全社会体育运动设施存量建设用地潜力、提升建设运营水平等多方面,为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指明了方向。随着全民健身观念的快速普及,全国各地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数量和质量不断得到提升。《意见》提出要在“十四五”期间,在全国新建或改扩建1000个左右体育公园,打造全民健身新载体。

三是坚持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公益属性。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群众性体育运动在我国体育运动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毫不动摇地坚持公益性的导向。《意见》就在总体要求中提出: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完善体育运动健身设施建设的顶层设计,增加体育运动健身设施有效供给,补齐群众身边的运动健身设施的短板,大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全民健身促进工作,形成群众普遍参加体育健身的良好氛围。

二、以健康中国理念推动群众性体育运动的新发展

全民参与体育运动是倡导全民健身和健康生活的重要形式,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部署,群众性体育运动是健康中国战略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是探索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有益路径。

一是要把发展群众性体育运动与城乡统筹发展结合起来,制定一系列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举措,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推动群众性体育运动取得新的发展。首先要广泛动员形成全民参与的合力,坚持“健康中国”的整体发展理念,将全民体育运动融入到各项政策之中,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依靠多部门密切协作,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将全民健身、全民运动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其次要建设全民体育运动的基础设施,激活“运动细胞”,让体育运动的基础设施在国土空间的布局上做到因地制宜,加快推进运动进社区、运动进单位、运动进学校、运动进家庭,这些构成了全社会的“运动细胞”,夯实全民体育运动的基础设施。而且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突出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区域特色。群众性体育运动不能再以城市和乡村的二元结构来划分,而是要统筹兼顾城乡一体化的布局,同步推进城乡体育运动的发展,鼓励各地结合区域特点,开展地方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鼓励特色社区、特色学校、特色家庭的建设。

二是要把发展群众性体育运动与增强人民体质相结合。要充分认识到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四个有利于”特征:不仅仅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也有利于全体国民养成健康生活的习惯;有利于推动体育文明交往方式的形成,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于我国政治建设发展大局;有利于鼓励国民相互之间形成团结协作的良好风气,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局面,积蓄经济长久发展的新势能。

三是要把全面推进群众性体育运动建设与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离不开健康”。通过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能够形成全民体育健身的习惯,提升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借助体育运动使得人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具体到每一个国民身上,就变成了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有了更高需求。我国已经迈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完全有必要也有能力加快发展群众性体育运动,扩大优质运动资源的供给,实现人民可以享受国家发展福祉的目标。因此,发展群众性体育运动不仅是关系到全民健康体魄的问题,而且已经成为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国家名片。当前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群众体育运动不仅仅作为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重要实现形式,群众性体育运动所配套的运动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是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重要标志。

三、以健康中国愿景推动群众性体育运动设施的普惠保障

《建议》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健康中国的远景目标,也就是说在“十四五”期间,各级政府要围绕推动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发展,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把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必须有相应的基础保障,才能确保群众性体育运动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

一是要摸清群众性体育运动基础设施的家底。不同地区群众性体育运动设施目前处于什么样的状况,空间布局是不是合理和使用频次有多高等都要对照相关标准规范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摸清城乡群众性运动健身设施的短板。国务院的《意见》鼓励利用城市空闲地、边角地、公园绿地、城市路桥附属用地、厂房、建筑屋顶等闲置空间资源作为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场地,也鼓励开放城市文化娱乐、养老、教育、商业等公共配套设施的运动设施资源。

二是制定具体可行的行动计划。《意见》希望各地能够在1年内编制出各地群众性体育运动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的五年行动计划,将基础设施建设分步建设到位,满足群众就近运动健身的需要,将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运动场、体育公园和健身步道、健身广场、小型足球场等运动设施建设作为重点配套设施,尤其是厂矿企事业单位以及学校内的大型体育场馆的开放使用。

三是要落实社区体育运动设施的配套要求,适度考虑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参与人口老龄化问题。“十四五”时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窗口期,到“十四五”末,我国预计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要加快构建适合老年人口的居家社区体育运动健身项目,推动群众性体育运动向居家、社区覆盖。《意见》要求新建居住小区要按照有关要求和规定配建社区运动健身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不得挪用或侵占。同时,紧密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统筹建设社区健身设施。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