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0年11月20日

张卫波:

平凡的岗位 不平凡的业绩

“于平凡之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最难能可贵。”带着西藏电力事业的理想,带着一个共产党员火热的赤诚之心和执着信念,张卫波在他短暂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

1958年5月,张卫波出生在甘肃临夏。1975年,高中毕业不久的张卫波来到西藏林芝种畜场劳动锻炼。在劳动中,他总是抢着干重活、脏活。由于张卫波的思想表现好,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农场领导要他担任场部秘书工作,但他拒绝了。他说:“我是团干部,如果不在劳动中带头,问心有愧。”一次,种畜场清粪坑,坑底太深,铁铲长度不够,大家都在犹豫着是否下粪坑。到场的张卫波看了看,二话不说便挽起裤腿,跳进粪坑,用铁铲把粪装进箩筐,叫上面的人用绳子一筐一筐地把粪拉上去。

1976年12月,张卫波经组织分配到羊八井地热电厂工作。到新的工作岗位上,为了解决一个个设备安装及运行中的难题,他“啃”书本、找资料,虚心请教、积极开拓。羊八井地热电厂的通讯系统无不凝聚着张卫波的智慧和汗水。多次被羊八井地热工程处评为年度先进生产者和水电厅团委优秀共青团员。1985年12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7年7月,由于工作需要,他被调到拉萨电力中心调度所。这里工作更繁重,技术要求更高,特别是调度自动化,对他来说又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可他凭着一股子干劲,通过刻苦学习,超额完成了工作任务。一天,天色阴霾,沙土狂飞,按工作计划,要完成纳金电厂无线电天线架设工作,以便尽快调试后投入使用。同去的几位工作人员说:“风沙太大了,明天再来干吧”。张卫波说:“现在载波电话不稳定,万一电网出事,调度员打不通电话,无法及时进行事故处理,会给国家带来经济损失,能早一天开通话路,可早一天避免意外的损失。”他坚持顶着风沙在屋顶上连续干了两个多小时,安装架设完天线。返回调度所后,他不顾疲劳,晚上又加班至深夜,与同事一道调试好机器,第二天便开通无线电话路,确保了正常可靠的调度通讯。

1990年10月,羊八井电站一台价值几万元的远动设备被人破坏了,如不尽快采取措施,国家财产就有损失的危险。听到这消息张卫波急了,立刻找到领导请求带人去抢修。在张卫波的再三请求下,调度所决定让他带领两名业务过硬的同志去羊八井电站抢修机器。10月5日,张卫波和同事赶到现场,看到残缺不全的先进机器横在杂草丛中,感到十分心痛。在杆子上工作的张卫波双手、双脚都被狂风吹麻木了,仍专心致志地检查着设备。当他发现机器还没有被彻底破坏,卸回去把残缺的零件补换上还能工作时,心里十分激动,高兴地向同事们喊道:“还有救……”话音刚落,被大风吹落的一根高压电线头掉在了张卫波的手上,只见电花四射,瞬间,高压电流击穿了他的躯体,只听到他“啊”的一声,整个人从高空中重重地摔在地上。年仅32岁的张卫波牺牲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电力厅等领导和同事在羊八井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张卫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追认为革命烈士,被安葬在了拉萨烈士陵园。

(本故事文字由西藏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