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0年09月17日

以文化造血 为脱贫攻坚凝心聚力 本报记者 郑璐 袁海霞 图为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介绍自己的雕塑作品《孔繁森》。

图为郭其祥的西藏题材作品《女牧工》。

图为牛文的西藏题材作品《东方红,太阳升》。

图为董希文的西藏题材作品《千年土地翻了身》。

图为马书林的抗疫题材作品《你是谁 为了谁》。

为进一步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以美启迪智慧、以美扶持地方文化发展,2020年8月11日至10月11日,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以美扶智——中国美术馆脱贫攻坚美术作品展”在北京开展。此次作品展展示70年来艺术家表现脱贫致富、生产劳动、建设、教育、医疗、救灾、新貌、抗疫与复工等主题的550余件(套)作品,其中,大部分为中国美术馆藏品,同时,还展出了西藏自治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优秀作品。

各地作品精彩纷呈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介绍,此次展览选展了部分来自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作品,还囊括特邀的一批表现脱贫攻坚、抗疫与复工题材的绘画、雕塑、书法、篆刻、摄影等最新创作作品,力求多角度呈现脱贫攻坚历史进程,全面展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团结一致、群策群力,共同在脱贫攻坚之路上不懈奋斗的实践与成就。

此次展出的作品以各具特色、各显神采的艺术形象歌颂、弘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人物、事迹、风貌与精神。齐白石的中国画《农耕图》笔墨简括,意趣丰饶,画中憨态可掬的水牛,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埋首扶犁的老农,将齐白石的故园情思和赤子情怀娓娓道来;陆俨少的中国画《教妈妈识字》风格清雅,张弛有度,描绘了一个亲切感人的农村扫盲场景;刘文西的中国画《祖孙四代》是新中国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的经典之作,四代人同框,代表着一代又一代的希望和向往;毛本华一行共同创作的油画《焦裕禄》,再现了焦裕禄和群众肩扛树苗走向荒漠的场景,表现了优秀共产党员焦裕禄在帮助人民摆脱贫困的过程中,扎根兰考、扎根人民的伟大情怀;张见等共同创作的中国画《助梦》,通过描绘四川省大凉山火普村表彰脱贫示范户的场景,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脱贫致富,全面奔向小康的可喜硕果;解海龙的摄影《希望工程系列——大眼睛》的主人公是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一个贫穷山区的“大眼睛”苏明娟,这张触动灵魂的照片,已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并被广泛传播。

同时,馆内还展出了西藏自治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优秀作品。董希文的油画《千年土地翻了身》,采用写实主义绘画语言,表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获得和平解放,雪域高原从此翻开了历史新篇章;李焕民的版画《初踏黄金路》以金黄色为主调,表现了藏族同胞初获丰收的喜悦和幸福,画风奔放而纵横有致,是一幅情景交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经典作品;吴为山的雕塑《孔繁森》以“写意雕塑”的方式,通过对孔繁森人物造型与精神境界精妙的刻画,塑造了这位优秀共产党员在茫茫雪域高原走访基层、与群众交流的形象。“这几幅作品很具代表性。还有潘世勋的《开犁》、王福春的《火车上的中国人》、郭其祥的《女牧工》等作品,这些作品源自生活,生机勃勃,艺术家们以美化人,将现实性与艺术性进行有机结合,以大美化育大众的方式见证着历史的进步。”吴为山说。

九大篇章展现时代风采

此次展览共分为九个篇章。第一篇章以“生产劳动”为题,既有反映党的干部深入基层与人民共同劳动的作品,也有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女性劳动者社会地位的提升、劳动人民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作品。第二篇章以“建设、教育、医疗、救灾与新貌”为题,表现了几十年来我国在水利建设、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成就。“新貌”专题展出了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幸福生活的作品。第三、第四篇章以“脱贫攻坚”为题,分别用影像记录、书法篆刻的形式,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脱贫攻坚之路,作品中凝聚了苦难与尊严共存、景深与情深相融的现实主义时代主题。第五篇章以“抗疫复工·绘画雕塑”为题,展示了多部抗疫题材作品。第六篇章以“民间美术助力乡村振兴”为题,展出了中国美术馆收藏的160余件民间美术作品。第七篇章以“中国美术馆扶持地方文化建设·西藏青海唐卡”为题,呈现了唐卡艺术的精妙,以及艺术家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第八篇章以“中国美术馆扶持地方文化建设·松溪版画、荣昌陶瓷”为题,讲述了中国美术馆如何充分发挥引领与示范作用。第九篇章以将近5年来,中国美术馆23项扶持地方文化建设项目,涵盖扶持展览、典藏活化、专项征集、公共教育等内容,以文献形式集中陈列,向观众呈现了中国美术馆人不忘初心、以美扶智的历程。

来到第五篇章展厅,记者看到“特邀”两字。吴为山告诉记者,该展厅展出了中国美术馆组织创作的抗疫题材作品,并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合作,从已发表的相关题材作品中精选展品,共同构成本篇章。“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在新形势下做好疫情防控、推进复工复产,是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重要保证。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人员、人民解放军与各行各业的人们,以责任与担当投身到这场史无前例、不见硝烟的战斗中,产生了许多感人至深、可歌可泣的事迹。”

吴为山说,围绕抗击疫情与复工复产,全国美术家们积极响应,克服重重困难,勇于探索、精益求精,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传递积极正能量,表达对广大医务工作者以及抗疫英雄的崇高敬意。“这些作品首次以原作面向公众,展现广大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以及各行各业的干部、群众凝聚众志成城、不畏艰难的伟大精神力量。”

继续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吴为山说:“文艺是要为人民画像、为时代立碑。作为国家美术馆,如何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做好以美扶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命题。”

近年来,中国美术馆扶持地方文化建设的足迹几乎遍布祖国大地。走向西部四省,推动国家艺术资源服务基层;赴川藏等地调研采风,创作符合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对于“文化造血”“脱贫攻坚”等议题深入基层展开调研,多次提交书面材料建言献策;开展中国美术馆文化下基层活动,以文艺小分队形式深入城镇社区和农村,举办书法、绘画讲座,增强地方教师的文化服务能力;在云贵川等地对20多个少数民族的民间美术传承状况进行实地考察,抢救性地记录、收藏、展示优秀民间美术传承人作品,完成百万字调研报告,为国家和地区制定相关少数民族文化扶贫政策提供重要依据;举办重庆荣昌传统陶瓷技艺与当代陶瓷研讨会,帮助打造特色陶瓷产业基地,成为文化精准扶贫的范例;为西藏、青海举办唐卡主题展览,扩大唐卡的社会知名度和经济销路……

“这些年来,中国美术馆在扶持地方文化建设的成绩单上,硕果累累。今后我们还将持续以美扶智、以文化造血,为脱贫攻坚凝心聚力、铸魂育人、贡献力量。”吴为山说。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郑璐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