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0年07月24日

点对点帮扶 手牵手致富

—尼木县抓产业发展亮点纷呈

本报记者 鹿丽娟

困难奇绝,更显使命光荣;艰险重重,尤需精神刚硬。

近年来,尼木县第一书记包点、“3+1”专干参与的扶贫产业项目机制,将群众增收、产业发展等工作打包给包村领导和包点干部,做到党组织牵着产业走、党员干部领着群众干,手把手教群众技能,实打实转变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进了民族团结,确保产业项目取得了良好效益。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尼木县153名党员干部“点对点”抓产业项目82个,带动1029户3324名群众户均增收8000多元。

每天清晨8时,当许多人还在甜美梦乡时,卡如乡党委组织委员王荣华已经将整个桃园巡查完一遍。

头戴草帽,一身迷彩衣,一双帆布鞋打扮的王荣华在卡如大桃采摘园内埋头修理着桃树枝,要不是经人介绍,很容易擦肩而过。

3年前,在拉萨全力推动全域旅游工作之际,卡如乡确定了以平谷大桃种植为核心的农业结构调整规划。

由于农牧民群众长期从事传统青稞种植,极度缺乏熟知桃树种植的技术人员和带动全乡群众种植桃树的管理人员。紧要关头,王荣华接到种植1万余株桃树,全面建设平谷大桃种植基地的任务。

望着眼前已经挂果的桃树,王荣华回忆说:“刚接到任务时,特别担心,我对种桃树一点也不会,高原也没有桃树种植的经验可寻。再加上这边紫外线强,天气骤变频繁,我心里可真是没谱。”

看着如今带着群众小心翼翼地给桃树量“身高”、浇水、施肥、修枝、疏果、套袋的娴熟操作,王荣华早已不是最初的“小白”了。

种植桃树的3年多时光里,王荣华先去了北京学习种植技术,每天和种桃大户一起学习桃树高密植栽培技术。

两个月下来,王荣华积累了大量的种植经验,也更加明白了组织派他来学习的良苦用心。

“赶上好的年景,这边的种桃大户一亩地能创收2万元至3万元,而我们尼木群众辛辛苦苦劳作一年,一亩地也就挣个千多元。”王荣华暗下决心,一定把种植技术学好,让大家轻松创收。

回来后,面对内地树苗品种到高原成活率过低的现实,王荣华没有气馁。最终,在王荣华的悉心呵护下,桃树适应了高原地区的严酷环境,共成活8000余株,成活率达80%以上,创造了尼木县内地品种桃树成活率新高。

今年3月,卡如乡高效阳光温室大棚正式投入运营,有了两年桃树种植经验,再加上温室大棚高度自动化的种植设备,组织合作社社员在大棚内种植的2560余株桃树全部成活。3年来,桃树种植已为全乡贫困群众实现务工增收35万元。

看着已开始创收的大片桃树林,王荣华还有一个美好的愿望:这样加油干三四年后,把这里打造成名副其实的“桃花之乡”“桃树之乡”。“希望以后大家一提起桃花就能想到卡如,这是我的愿望。”王荣华说。

走进尼木吞弥现代农业产业园航天蔬菜大棚内,辣椒、西红柿、西葫芦、茄子、黄瓜、南瓜、西瓜、甜瓜等果蔬应有尽有。

产业园采用农业联合体经营方式,发挥县净土公司作用,引进和培训人才,组建专业化企业运营队伍作为项目经营主体,带动尼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合作社(98户98人)进行生产,形成“党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专业化运营和带贫机制。

除了现代化种植和科学扶贫机制,这里还有一位种菜“领头羊”——尼木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士杰。

古有:刘备三顾茅庐;今有:张士杰三顾种菜师傅。

在海拔4200米建蔬菜大棚,因土质、气候等原因,蔬菜存活率极低。初到产业园,看着菜苗成活现状,张士杰开始四处访求人才。最终,张士杰找到在达孜区种菜20年的行家马印华。

每年种菜收入超40万元的马印华的到来,让张士杰看到了希望,也更加忙碌起来。马印华每天种什么,怎么种,他都暗自记在心头。随着时间的推移,蔬菜成活,瓜果成熟,马印华答应只干半年的时间也到了。

看着产业园生机勃勃的现状,张士杰又先后3次赶往达孜区恳请马印华留在尼木。最终,为了让马印华安心工作,张士杰不仅请回了马印华,还将马印华的爱人也一并请了来,一同搞果蔬种植。

“下一步,我们准备试种火龙果、百香果,现在我们还用5000元买回了100只小鹅试着养殖。为了稳定销售渠道,我们已经与拉萨市多家超市谈妥订单式种植。”张士杰在已经挂果的南瓜棚内说。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从“三差”到“三差一优”,尼木县抓好干部队伍这个“领头羊”,开展干部“点对点”抓产业工作,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心连成一线、汇成一片,凝聚起的强大动力,将为新时代的接续奋斗提供永不枯竭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