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0年07月16日

日喀则萨嘎边境管理大队副大队长王卿龙:

以身许国 青春无悔

本报记者 郑璐 王雪

2010年,王卿龙在深冬的黎明出发,伴着铁皮车厢的摇晃,遥望着美丽雄伟的雪山和一望无垠的荒地,走进昌果乡。2020年,他来到新的岗位,继续前行,继续践行着青春誓言。

近日,记者见到了日喀则萨嘎边境管理大队副大队长王卿龙,他黝黑的脸上带着高原红。当天,他带我们来到了自己报国梦开始的地方——萨嘎县昌果边境派出所,这里平均海拔5370米,含氧量不足内地的40%。

王卿龙说,在这里曾经有一个“羊圈工作站”,大约10多平方米,摆放着几个藏式床、一个炉子、一个军事望远镜。

2012年3月,王卿龙被派驻到距离昌果边境派出所15公里的谷孜拉边境工作站坚守,那里海拔高、风沙强、温差大,在巡逻中发现了牧民弃用的羊圈。

“我们租了下来,铲掉了厚度高达40公分的羊粪,用床单包住了墙面,还放置了简单的家具。一搬进来我们就生起了炉灶,当时只觉得好温暖。”王卿龙告诉记者。

那时候,工作站周边没有任何信号,清晨羊群的咩咩叫声就像广播,湖水旁的黄鸭就是好伙伴,白天巡逻与羊群为伍,晚上站岗与星星作伴。王卿龙说:“有多少人能像我这样,在这样纯净祥和的天籁山口书写着青春!我很高兴,因为那时自己做着想做的事,是苦是甜,都无怨无悔。”

“最近怎么样啊?”昌果边境派出所隔壁是敬老院,王卿龙和几个老战友给老人们送来了米面,老人们高兴地拉住他们的胳膊,你一言、我一句地聊起了家常。

王卿龙说,这些年,他和当地百姓打成一片。“我还记得村里有一个‘酒鬼’叫尼玛,他不但嗜酒,还喜欢惹事。那时我们真是煞费苦心,一边对他耐心教育,一边让他考驾照。现在,他不仅戒掉了酒,还买了一台车在工地赚钱。”

10年间,王卿龙经常向大家讲解治安和边境管理条例、扶贫政策等,鼓励群众依靠双手勤劳致富。

离开昌果乡的时候,王卿龙哭得很伤心。

2009年,王卿龙即将从甘肃政法学院毕业的时候,思政老师在课堂上讲起武警边防的故事,让他更加向往远方,期待穿上军装。2019年,他服从改革,转隶到国家移民管理局,脱下了深爱的军装,成为第一代移民管理警察。

王卿龙告诉记者,刚开始他有点不适应,但是面对新时代移民管理警察的新使命、新任务,应该用更加积极的心态迎接每一天。“未来可期,做喜欢的自己就好。就像那首歌唱的:我还是曾经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