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0年07月12日

他们相濡以沫,携手走过22载春秋—

丁大成与次巴的“小确幸”

本报记者 陈志强

丁大成,一个从硝烟战场走来的浴血老兵。

次巴,一名从大山深处下来的懵懂姑娘。

他们一见倾心,相濡以沫,携手走过了22载春秋。两人始终同心同行,守着心中小小的幸福,辛勤耕耘着这个幸美满的家庭。

1998年的一个清晨,带着大儿子在昌都县(现卡若区)菜市场卖菜的丁大成,与在菜市场捡菜叶子喂牦牛的次巴,不经意的一次回眸,成就了两人不离不弃的一生。

那时,次巴还不知道,丁大成是一个从对越自卫反击战战场上下来的老兵,更不知道他是一个丧妻两年还带着三个孩子的苦命人。丁大成也不知道,这个捡菜叶子的姑娘没上过一天学,此时还不会说普通话。

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两个穷苦的人相遇走到一起,更能体会到生活的不易。相处日久,来自重庆开州的丁大成与从洛隆县新荣乡白托村走出来的次巴,在一片反对声中结婚了。

当时,丁大成帮人种菜卖菜一个月能挣500元,却要养5个人。每个月拿到工资,他们都是先给在老家的两个孩子寄生活费,剩下的是3个人的日常开销。

“我们结婚的新房是在菜地旁搭的一个简易木板房。”次巴一边回忆,一边说:“我、大成和12岁的大儿子丁小军,三人就挤在木板屋里。”

1999年,丁大成和次巴在昌都城郊租了6亩地,一边种菜一边卖菜。“当时菜还是比较好卖的。”丁大成回忆说,虽然他是种菜能手,但种的都是常见的蔬菜,卖不起价。“挣的都是零碎钱,种菜卖菜3年也没存下多少钱。”

听说工地上能挣钱,两口子决定去打工。大多数时候都在山上修路,吃住都在工地,但工资高,一人一天能拿到30元。

但这种“高工资”的工作未能持久。次巴的老母亲嘎姆年龄大了,加上有关节炎,需人照顾。于是,他们在县城租了一间20平方米的房子,将老母亲从白托村接出来一起过。

这一次,他们打算只卖菜不种菜。信心满满的两口子从四川拉回来价值3万元的菜。由于经验不足,好多菜都烂了,钱也亏了,几年的积蓄打了水漂。

于是,丁大成和次巴又一次去了工地。后来,他们的生活出现了转机,在洛隆县公安局上班的远房叔叔泽旺朗加,愿意给他们做担保人,从银行贷款。次巴说:“前后贷了三次款,第一次1.8万元,第二次2万元,第三次2.8万元。每次都是一年期,当年贷当年还。”

拿到贷款,丁大成和次巴又干回了老本行。丁大成介绍说:“我们包车去云南大理拉菜,一次拉得不多,大部分自己零售,一小部分转给菜商。”同时,他们还在离县城6公里外的孜托镇古曲村以年租金5000元的价格,租了5亩地,搭了简易大棚自己种菜。

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丁大成和次巴的口袋渐渐鼓了起来,家庭也愈发兴旺。如今,丁大成与次巴把家安在了洛隆县城孜托镇。2012年,他们在县城边买了一套平房。“当时花了24万元,有个小院子。”次巴说。

对于这个家,次巴十分满意。房子是汉式格局、藏式装饰,对联、红灯笼、藏式桌椅……这一切,无一不表明,这是一个和谐的藏汉组合民族团结家庭。

丁大成在与次巴结婚前,与亡妻育有二子一女。两人结婚后,很快有了自己的孩子——小女儿丁萌萌,还将愿意来西藏的二儿子丁小云也接到了身边。

让次巴非常欣慰的是,三个孩子跟她都十分亲近,亲热地叫她妈妈。次巴高兴地说:“虽然和女儿丁小红没有见过面,但我们经常通电话、视频聊天。”

当年,那个不会说普通话的次巴,22年后,口音中却带着“重庆味”。已61岁的丁大成,能听懂藏语,他们的交流早已不用连比带划了。

而在昌都长大的丁小军,却学了一口地道的康巴话。2012年,他与来自洛隆县马利镇的扎西泽西结婚了。如今,小两口已育有一儿一女。去年,丁大成与次巴将在农贸市场的菜摊交给丁小军两口子打理。平时,扎西泽西看摊位,丁小军负责拉菜。

没了菜摊,老两口在洛隆大酒店旁租了一个门面,继续卖蔬菜水果的同时,也卖一些衣服鞋子等百货。

贴在新店门上的一纸便条格外醒目,“对五保老人、孤儿低价销售或免费;对重度残疾人、穷人一律免费(限量)……经营者、消费者公平买卖,藏汉平等对待。”这是一名荣立三等功一次、嘉奖三次的退伍老兵对广大消费者的庄严承诺。

连丁大成口中“不省心”的丁小云,也在拉萨扎下根,做起了百货生意。他结识了来自芒康县的老师央金卓玛,两人组成了幸福小家庭。

让一大家子高兴的是,从小成绩优异、藏族名为斯郎永宗的小女儿丁萌萌,于2018年考上了内地西藏班,成了全家人的骄傲。

如今,这个藏汉组合的民族团结家庭,虽然聚少离多,却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其乐融融、幸福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