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0年06月29日

转变观念破除就业困境

曲扎

为转变提升大学生就业观念,增强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墨竹工卡县依托江苏省对口援藏资源,发布包含成立大学毕业生特训营、成长营、建立数据库及成立创业就业基金、对接南京企业进藏开发就业岗位等措施的“格桑花开人才+”计划。此前,该县选派32名未就业大学生赴南京参加特训,解决了大学生就业创业观念陈旧、信心不足和适应能力弱等问题,未就业大学生全部实现就业创业。

观念一变,天地无限宽广。近年来,面对适应新时代就业形势的需要,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精准措施,我区高校毕业生科学择业、自主择业的氛围日益浓厚,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面向市场、面向区外、面向基层多渠道就业创业,迈出了实现青春梦想、人生价值的“第一步”。创新创业、人才计划、招聘推介等各类促进多元化就业的举措,为广大高校毕业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搭建了广阔平台,也启示着仍在面临“就业困境”的高校毕业生,要积极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勇于转变就业观念,把握良好机遇,尽早找到属于自己的“金饭碗”。

陈旧落后的就业观念,是造成部分高校毕业生未能顺利实现就业的主要原因。部分高校毕业生“死活要端‘铁饭碗’、不撞南墙不回头”;有的“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农村一套房”,对基层工作或者公益性岗位“不感冒”;有的强求专业对口、一步到位,不愿“骑驴找马”;有的盲目要求“钱多事少离家近”,甚至把岗位分为三六九等、高低贵贱。于是,连续几年考不上公职岗位者有之,频频观望终于无业可就者有之,盲目创业草草收场者有之,等看到身边的同龄人纷纷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后,才后悔不迭。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从政策支持和优惠措施的角度看,从区内到区外、从“公考”到市场就业、从创新创业到公益性岗位,我区高校毕业生有着宽广的就业选择面。对于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把握住优惠政策带来的良好就业机会,转变就业观念,调适就业心态,实现“先就业、后择业”才是破除“就业困境”的最佳途径。要摆正心态,适当确定自己的期望值,既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更不能盲目攀比、盲目跟风;要理性分析自身技能特长,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和胜任实际工作的能力;要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在多元就业渠道中真正找到适合自己兴趣和能力、既被社会需要又有利于自身长远发展的岗位,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环境,面对创新创业的时代洪流,高校毕业生只有摒弃不适应时代需要的就业观念,将个人理想期望与社会需求相融合,才能避免“毕业即失业”的窘境。期望还未实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树立起健康科学的就业观念,准确定位、摆正心态,把握住各地频出就业优先政策的机遇,尽早圆自己的就业梦,在服务祖国、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中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