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0年06月20日

志智双扶 激发脱贫“心”动力

—我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述评之四

本报记者 玉珍

曾幻想靠虫草发财,却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昌都市丁青县协雄乡夏拉村的洛松尼玛当年是有名的“浪子”。前两年,村干部有针对性地加大对他的引导和教育。通过“志智双扶”,洛松尼玛安心在家门口的藏家乐里找到一份工作,通过自己的双手成功摘掉贫困的帽子。

脱贫攻坚以来,我区把“扶志扶智”作为脱贫攻坚的立足点,把强化自主脱贫作为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巩固脱贫成果的治本之策,大力推进扶贫同扶志、扶智紧密结合,通过教育引导、增强脱贫意识,更新观念,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思想,实现由“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截至2019年底,全区74个贫困县(区)全部脱贫摘帽,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扶贫政策引领 鼓足脱贫信心

来自昌都市芒康县戈波乡的阿边卡卓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能住上这么干净气派的新房。

在林周县卡孜新村的新居里,“三岩”片区跨市整体易地扶贫搬迁户阿边卡卓告诉记者,以前生活在深山,交通不便、上学就医难、长远发展更难。如今,依托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他们住进藏式家具、家电一应俱全的新家,大家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为了提高搬迁群众的致富技能,当地还开展保安、保洁、厨师、汽车驾驶、装挖机、电工等6个职业技能工种培训,不少搬迁群众在安置点附近边学边干,当上了泥瓦匠,手艺好的,每天工资能有180元。“要不是有党和政府这么好的政策,我们‘三岩’老百姓的苦日子真是看不到头。”阿边卡卓说。

如今,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不少贫困户走出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大山,告别了生态环境恶劣的极高海拔地区,奠定了实现脱贫的现实条件,更为贫困户鼓足了实现小康的信心。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在脱贫攻坚中,我区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统筹考虑发展要素向城镇聚集,向生产资料相对富集、基础设施相对较好的地区聚集,多措并举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突出问题。

截至目前,累计搬迁26.3万贫困人口,占全区农牧民总数的近10%,超过贫困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同时,对搬迁群众注重强化产业配套、转移就业、资产流转,努力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获得感明显增强,实现了跨越式的新发展。

为了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后半篇文章”,我区坚持每户搬迁群众必须有1人就业、10人以上安置点必须有配套产业,确保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融入、可致富。

技能培训引导 提升脱贫能力

2018年5月8日,江孜县年堆乡曲乃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米琼郑重地向村委会、驻村工作队递交了脱贫申请书。

米琼的爱人长期患病,加上耕地面积只有7亩,在当地是属于缺少土地又缺少劳动力的家庭,日子一直过得紧紧巴巴。

2017年6月,驻曲乃村工作队组织全村党员干部、致富能手、建档立卡贫困户召开“脱贫致富靠双手,技能培训进万家”专题宣讲动员会议。会上,宣讲员列举了很多脱贫致富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让米琼触动很深。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米琼报名参加了电焊技术培训,不仅拿到了电焊工五级职业资格证书,还在县城开了一家电焊铺,家庭月收入跃升至5000元以上,具备稳定收入的“造血”功能,米琼一家终于走出“阴霾”。

要啃下脱贫攻坚的“硬骨头”,除了要有想脱贫、能脱贫的信心和决心,更要有会脱贫的实招。

在脱贫攻坚战中,我区高度重视农牧民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从产业发展、项目用工、精准培训、转移基地建设和创业补贴等多方面进一步强化促进农牧民转移就业举措,确保农牧民持续增收。各地持续开展技能培训、政策宣传、引导激励等工作,为贫困群众出主意、教方法,通过采取定时定期、订单定向、师徒教学、实习培训等模式,依托职业院校、就业企业和专合组织等,面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着重加强现代种植养殖、家政服务、旅游服务、手工编织、车辆维修、机动车驾驶、工程施工等各类工种技能培训,推动贫困群众由“不会干”向“学着干”转变,帮助贫困群众提高就业和产业发展能力,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长久稳定脱贫,推动“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

据统计,自2016年以来,全区累计转移贫困人口就业18.64万人,开展培训15.51万人,其中2019年培训贫困劳动力2.2万人,就业3.9万人。

心气高了,干劲足了,脱贫致富能力强了。通过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断激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贫困地区新风扑面而来,持续焕发生机与活力。

思想教育引路 凝聚脱贫决心

“生活在今天这个幸福的新时代,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我也不能落后,要用勤劳创造美好生活!”

阿里地区普兰县普兰镇赤德村的群众白玛次旺,在村里的大力扶持和村干部的激励下,经过“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引导,曾经的“懒汉”变身“好汉”,成为当地民兵巡逻队的一员。

“妻子在家种田,我每月有3600元的民兵务工补贴,加上党和国家的政策补助,每年有近5万元的收入。”

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激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至关重要。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区把“扶贫先扶志”作为第一要务,通过定期入户走访、结对帮扶的方式,加大教育引导力度,充分发挥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的作用,挨家挨户开展宣讲,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千方百计为贫困群众找门路、想办法,心贴心、面对面地进行思想交流。

通过推广实施脱贫攻坚领域“比学赶帮超竞赛”“美丽家园·幸福人家”“魅力乡村·活力阿佳”“培树文明乡风村风民风”等活动,大力宣传脱贫致富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发贫困群众的致富愿望,帮助他们坚定脱贫信心,激发贫困群众想脱贫、能致富的内生动力,让脱贫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同时,我区切实处理好“管肚子”与“管脑子”的关系,以深入开展“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大力宣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关心关怀和似海恩情,讲清楚西藏各族群众享受到全国其他地方群众没有享受到的优惠政策,讲清楚“十三个显著优势”“十三个坚持和完善”与今天幸福生活的关系。

结合家庭实际困难和特点,设计了政策明白、信息明白、收入明白、措施明白,图文并茂、事项清晰的户档明白卡,做到网上纸上卡上数据信息相统一,让群众知道惠在何处、惠从何来,自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教育引导贫困群众理性对待宗教,把主要精力用到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上来,用脱贫攻坚的实际成效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做到生活脱贫、思想脱贫。

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让我区贫困群众逐渐摒弃“等靠要”的思想,心热起来、手动起来,实现了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达到物质与精神同步“脱贫”的良好效果。

“在我生活最艰难时,是党和国家让我站起来,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我会在这里尽到守边固边的职责,用实际行动当好‘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的践行者,报答党和国家的恩情。”白玛次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