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0年04月30日

做好一碗杂酱面

——肖立强在藏创业记

本报记者 鹿丽娟

2016年,跟随父辈来到拉萨创业的肖立强一直在自己家的杂酱面店当学徒。

在父母的多年打拼下,面店的面条劲道,杂酱鲜香美味,再配上黄瓜丝、萝卜丝、青豆、黄豆等小菜,香醇无比,让食客回味无穷。

小面店从口传菜单逐步发展到机打菜单,每天下午7时面店因杂酱售空而歇业,生意火爆、多年不衰。

2018年,因父母年迈,肖立强接下了面店,二老回老家养老去了。肖立强刚接手面店时,总是前厅后厨忙里忙外,但在熟悉所有流程后,他便开始懈怠了。不仅不再亲自下厨,还请了一位熟悉的老乡做大厨,自己则每天睡到日上三竿。这样舒服的日子不到半年,大厨老乡便以家中有事为由而辞职了。随之,面店生意一落千丈。一次偶然与店员聊天时得知,大厨不仅没有回老家,还在拉萨开起了自己的杂酱面店。不信传言的肖立强立即驱车赶到柳梧新区时,才亲眼见证所言非虚。面店生意火爆不逊父亲开店时的景象,但店里并没发现那位大厨老乡。一打听才知,大厨老乡一直后厨忙碌。肖立强没有质问老乡,而是点了一碗面,坐在不起眼的角落,细品起这碗不寻常的杂酱面。

浓郁厚重的黄豆酱,香酥的肉丁,醇而不燥、润而不腻。虽然食材与自家面相同,但口感可比自家面可口多了。

回到自家店里,肖立强思绪万千。而后,他毅然脱下了昂贵的西装,穿上了父亲走时交于他的围裙,静下心来,开始熬酱。

回忆父亲蔬菜清洗3遍,每样食材分门别类地摆放好的身影,肖立强样样照做。从下午4点到夜里12点,不间断翻搅大勺,直到自己腰酸背痛,双手发麻。熬酱出锅了,吃了一口杂酱的肖立强两眼放光,此时,百感交集的泪水也划过了脸庞。

“这味道和父亲做的味道,和老乡店里的味道如出一辙。当时,也为自己的不负责而羞愧。”肖立强回忆说。

如今,面店生意恢复到了曾经的火爆。“做面如做人,只有勤勤恳恳,脚踏实地才能有好回报。”厨房里,肖立强一边洗菜一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