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0年04月29日

一位妇女主任的扶贫路

——记琼结县琼结镇雪康社区干部桑吉

本报记者 孙文娟 本报通讯员 曲杰

“放羊的时候要小心点儿,多注意周围情况,人身安全才是第一位!”正朝着牛圈大喊的这个人,叫桑吉。她那黝黑的皮肤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一丝光亮,微胖的身材似乎不是一种累赘,而是能够让人感受到一股干练的精气神儿。

桑吉在叮嘱完丈夫后,便前往办公室准备下一项工作。路上那一栋栋崭新的藏式民房屹立在雪康社区道路两旁,一辆辆高速行驶的汽车从雪康社区旁飞驰而过,一条条蜿蜒曲折的柏油路通往那美丽的山川。这一幕幕繁荣的景象正从桑吉的眼中滑过。

不曾想,在这繁荣的背后,是她与农牧民群众共同付出的努力。她明白:身为一名中共党员,一名县政协委员,一名妇女主任,一位脱贫攻坚基层工作者,雪康社区的一员,更应该挺身而出,为农牧民群众的美好明天而奋斗!

桑吉的家乡琼结县琼结镇雪康社区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乡容村貌比较差,农牧民群众经济收入单一,青壮年劳力连年外迁,贫困程度较深,是全县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村居之一。

面对繁重的脱贫任务、艰难的脱贫形势,她并没有退缩,反而挺身而出,为脱贫攻坚制订各项计划。“脱贫,必须要发展产业,产业扶贫才是最持久的脱贫路径。”桑吉说最开始这样盘算着。

为准确掌握全社区贫困人口实际情况,她舍小家为大家,带头深入农牧民群众家中摸实情、定良策。近三年来,她走遍了全社区每一个角落,访遍了4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所有农户,每一户家庭基本情况记得一清二楚。同时,还把每个家庭的困难和反映的诉求及请求帮助的事项都记录在自己的帮扶日记上,积极地帮助农牧民群众协调和解决困难问题,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答复。

她立足全社区草场资源丰富的实际,动员社区农牧民群众以养殖专业合作社为牵引发展产业脱贫致富。2019年4月,在桑吉的带领下,雪康社区三组和克若组62户群众每户出资2000元,村集体出资36万元,个人向银行贷款20万元注册成立了琼果纳雄畜牧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入社率达到100%,实现了产业帮扶措施全覆盖、贫困户收益全提升,并安排贫困户在合作社就业,从而使得贫困户的月工资达4000余元。此外,自合作社成立到2019年年底每户分红500元。

这项举措也促使社区产业由“弱”变“强”,农牧民群众增收渠道由“窄”变“宽”,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面貌也焕然一新。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雪康社区终于顺利通过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实现了整村脱贫。

雪康社区受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影响,饮水问题一直是困扰社区居民的一大难题,尤其是每到冬季,山上的水源点结冰,农牧民群众饮水得不到保障。这一直牵动着桑吉的心,多年来,她到县政协、水利、镇政府等多处申请资金,组织农牧民群众上山铺设水管,修建蓄水池,刚开始很多农牧民群众并不理解她的这一做法,认为她的想法得不到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但桑吉并没有气馁、没有放弃,一直坚持了下来。最终,一条惠及100余户人家的饮水工程顺利完工,农牧民群众的饮水问题得到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