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0年03月02日

用生命守护人民群众利益

—追记定日县雪龙村“90后”村干部罗布

本报记者 陈林

图为罗布(左)在制作藏式家具。(资料图片)

定日县尼辖乡政府 提供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决忠诚核心、拥护核心、爱戴核心,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做一名讲党恩爱核心的好公民……”这是定日县尼辖乡雪龙村党支部副书记罗布生前学习笔记上的一段话。

这几天,定日县尼辖乡雪龙村“90后”村干部罗布面对沙尘暴极端天气,奋不顾身抢救集体财产遭遇意外不幸去世的消息,在珠峰脚下迅速传开,广大党员干部和农牧民群众无不为之痛心。

罗布,1993年3月出生,201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7年10月当选为雪龙村党支部副书记。

雪龙村位于定日县尼辖乡西北,地处山沟、相对偏远,但疫情防控任务并不轻。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雪龙村干部群众没有丝毫懈怠,迅速行动起来。

“疫情防控开始的时候,当地群众对不串门、不聚会的要求难以理解。”雪龙村党支部书记达瓦加布说,为把工作做透做彻底,罗布就反复给群众做思想工作,挨家挨户向群众讲解疫情防控相关知识。

为了切断新冠肺炎传播途径,防范输入风险,雪龙村成立了党员突击队,罗布第一个报名参加,每天开展巡逻、检测、消毒、统计信息等工作。

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罗布最关心的还是如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雪龙村全村45户、218人,仅有耕地698亩,草场质量差,资源匮乏,发展特色产业是增收致富的有效方法。(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从尼辖乡通往定日县城的路边上,有家集机修、木工、缝纫、编织、粮油加工、便民茶馆和生态商店等项目于一体的雪龙村土特产品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

这家合作社是2019年3月,雪龙村所有群众共同入股成立的。目前,合作社已带动1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增收,实现总收入26万余元。

2月13日傍晚,罗布和几名党员巡逻时发现,合作社房顶因沙尘暴有松动的迹象。在经过简单处理后,罗布决定第二天等风小一点时再作进一步维修。

没想到,大风刮了整整一夜。2月14日早上,当罗布和5名党员来到合作社时,看到的是一片狼藉:合作社木工房的房顶已被掀翻,扭曲的钢架半搭在墙上,彩钢瓦被撕裂出长长的口子,玻璃渣子满地都是……

合作社倾注了雪龙村干部群众的汗水、心血,寄托了乡亲们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希望,绝不能毁于一旦。罗布立即组织在场人员进行抢修处置。

从清晨忙到中午,罗布都没顾得上吃一口东西、喝一口水,始终在寒风中坚持工作。

出事前,罗布发现木工房有几块篾板吹到了院外的公路下,他赶忙和两名党员去捡拾篾板。突然,渐停的大风又吹了起来,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形成了沙尘暴。

咔嚓!合作社茶馆阳光棚的房顶部分被风掀开,罗布心里万分焦急,一边大喊着让其他几名党员准备固定,一边抱着篾板往阳光棚冲去。

刹那间,阳光棚整个房顶的钢架结构连带玻璃一起被大风卷了起来,迎面向罗布重重地砸了下来,紧接着,连人带物被风吹到七八米外的公路旁边。

等其他党员追过来时,罗布已经满脸是血、陷入昏迷。大家迅速将他送到尼辖乡卫生院,经过简单处理后,又立即送往85公里外的定日县城。

不幸的是,罗布因伤势过重,在途中去世,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噩耗传到村里,全村男女老幼无不悲痛万分,不敢相信那个爱说爱笑、敢想敢干、思维敏捷、办事认真的罗布就这样离开了。乡亲们纷纷涌到村口望向路的另一头,他们祈求奇迹发生,希望罗布能再回家……

“罗布是村干部,但他没有把自己当干部,同我们一起生产一起劳动,亲得像一家人。”雪龙村群众次仁卓玛含着泪说,村里的大小事情他都非常上心,每项工作他都要亲自参与。

雪龙村合作社成立之前,很多群众对它的发展前景都不看好。罗布一户一户宣传党的相关政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认真开导群众解放思想。

“把合作社建在公路边,围绕便民利民开展多种经营,通过‘培训+技术+增收’的模式促进良性发展。”罗布的一系列建议都得到采纳和使用。

罗布时刻放在心上的,不仅仅是村里的大小事务,还有群众的冷暖。

建档立卡贫困户次仁多吉身患残疾、独自生活,罗布经常前去探望,力所能及地帮助次仁多吉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村民央吉体弱多病,生活艰难。罗布一直帮助她,春天耕地播种,夏天修补屋顶,秋天收割打场,冬天送水送柴……

尼辖乡党委书记索多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罗布牢记初心使命,认真履职尽责,全心全意为雪龙村发展和全村群众服务,是我们基层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