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0年02月23日

抗疫必胜!中国加油!

雪域除旧岁,欢乐迎新春。

2月22日,我区群众迎来藏历新年传统的“古突”之夜。在这合家团圆的日子,雪域高原处处洋溢着喜庆欢乐的节日氛围。

镜头一:山南市琼结县久河村仁增扎西家

吃过中午饭,仁增扎西的母亲次仁曲珍就开始煮牦牛肉,准备“古突”。

“古”在藏语里是“九”的意思,“突”是“面”的意思。“古突”,是用麦面包上九种不同的东西,配以牦牛肉、萝卜等煮制而成。包的东西有特定的含意:“日、月”(太阳、月亮形状的小东西),代表吉祥;辣椒,代表说话泼辣;盐,代表懒惰;瓷器,代表好吃懒做;羊毛,代表心地善良;青稞,代表吉祥……吃到什么,意味新的一年交什么运。这正是“古突”吸引人的地方。

“古突”好不好,汤是关键。煮牦牛肉汤对于制作“古突”来说是件重要的事。“虽然今年‘古突’赶上了新冠肺炎疫情,但该买的过年用品都买了。这几年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家里的生活比过去好多了。”说完,次仁曲珍便开始制作“古突”。

仁增扎西家在琼结县下水乡久河村,距县城7公里,平均海拔3860米,属半农半牧村。过去群众都说:“不农不牧,难以致富。”海拔高、资源少,久河村一度是贫困村,全村230户、1007人中仅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84户、230人。近年来,在精准扶贫政策帮助下,该村贫困人口全部告别了贫困,过上了幸福生活。仁增扎西家就是其中之一。“过去,母亲供我们5个孩子上学,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仁增扎西说,父亲去世后,家庭重担全落在了母亲次仁曲珍身上。

“去年,仁增扎西大学毕业后,在拉萨工作,家里负担轻了许多。”次仁曲珍告诉记者,“今年过年,家里添置了桌子、沙发等藏式家具,日子越来越好了。”

说话间,天已经黑了,热腾腾的“古突”端上了桌。给妈妈和弟弟妹妹端上之后,仁增扎西坐到一边吃了起来。“哇,瓷器。”仁增扎西高兴地说,“这些年,我上学花了家里不少钱,就好像是‘好吃懒做’。现在,是该我好好工作为家里作贡献的时候了。”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仁增扎西告诉记者,在拉萨一家培训机构上班的这几个月,他积累了不少经验,年后,准备自己创业。“虽然做什么还没想好,但改变家庭面貌,为家里多作贡献的愿望是早就许下了的。”

“虽然今年过年的东西比去年准备的简单了点,但年过得很开心。”仁增扎西说,“一样的‘古突’,不一样的味道。新年新气象,2020年一定是不错的一年。”

镜头二:日喀则市江孜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次仁普尺家

随着夕阳西下,江孜县热索乡帮日村村民次仁普尺拿出早已备好的面粉倒入一个大盆里,开始做“突巴”(疙瘩面),并按照传统习俗在“古突”里包上了辣椒、黑炭、羊毛等9种材料。

伴随着“突突突”的声音,一家人围坐在火炉前,高兴地等待着吃团圆饭。次仁普尺给每人分别盛上一碗“古突”,一家人有说有笑地吃了起来。每当有人吃到辣椒或羊毛等东西时,笑声便会充满全屋。

“在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下,我家每年能拿到一笔生态岗位补助,加上一些外出务工的工资,去年我家顺利脱贫了,生活也是越来越红火!”次仁普尺激动地说。

晚上九时许,屋外传来的爆竹声此起彼伏,次仁普尺的儿子旺庆次仁开始传统的“驱鬼”仪式。他手拿火把,逐个走进客厅、厨房、卧室,对着床底下、角落处,大喊:“出来吧!出来吧!”随后拿着火把飞奔至远处空旷巷道,将火把扔到路边。

“‘驱鬼’仪式的寓意是把一年来的不愉快的事情赶出家门。现在,疫情突如其来,我们要把这疫情随着火把赶出家门,但更要相信科学,做到外出戴口罩,在家勤洗手,不去人员聚集的地方。愿世间无病灾,世界和平。”次仁普尺说。

镜头三:拉萨市城关区白林社区居民央宗家

记者来到拉萨市城关区白林社区居民央宗家时,她正在和面做疙瘩,一旁的儿媳捣馅料,写得一手好字的儿子旺堆已经写好了几张纸条,心灵手巧的女儿措姆正在制作美好寓意且带有“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字样的新物件。从其家门口就能感受到阵阵浓郁的喜气。

“今年的‘古突’之夜比较特殊,响应疫情防控,我们就在家过节,不串门了。但过年的氛围还是要喜庆,毕竟过去一年收获满满,明年也要争取好彩头。”央宗一边为家人盛满“古突”,一边告诉记者,“根据传统习俗,‘古突’里面包裹了九种物品,各自代表不同的寓意。同时为每人做了一个疙瘩面团,里面放了儿子旺堆书写的‘扎西德勒’‘武汉加油’等有美好寓意的藏语纸条。”

据央宗介绍,以前,社区居民会把木炭、石子等嵌在疙瘩面团里。如今,随着人们生活的富裕和庆祝方式的多元化,已经不再放入羊毛、木炭等在过去有不同寓意的“馅儿”,取而代之的是水果、糖块、辣椒、粗盐巴等。

男主人扎西按照传统,举行简短的“古突”之夜开头仪式后,一家人便开始吃“古突”,以此辞旧迎新。饭后,扎西手持火把转遍屋子,再将火把丢到居委会指定位置。随后,央宗一家人通过微信提前向亲朋好友拜年,联络间互相说笑取乐。

告别了央宗一家,记者随机走访拉萨市城关区不同社区街道,看到不少居民家门口贴了“武汉加油”“抗疫必胜”的字画。连不少微信朋友圈里的头像,都加上了“中国加油”或“武汉加油”的字样。是啊,疫情当前,各族群众都不约而同以自己的方式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