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0年01月10日

达东村:在这里记住乡愁

本报记者 格桑伦珠

“达东”,藏语意为“核桃树”。达东村,这个距离拉萨市区18公里、有8个村民小组共230户833人的村庄,是西藏保护最完整的千年古村落之一。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亦农亦牧,积淀了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达东谷地风光优美、四季流水潺潺,牛羊成群,绿水青山相映成趣,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了一幅美丽卷轴。

2016年以来,拉萨市柳梧新区管委会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为目标,依托脱贫攻坚和净土健康产业,投入1.27亿元实施了达东村村容村貌整治暨扶贫综合(旅游)开发项目,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达东。

机场高速、拉日铁路穿村而过,既有城市之便利,又远离城市之喧嚣,淳朴的民风与古老的传说,吸引大批慕名而来的市民游客。“真没有想到,这个村庄如此美丽,交通便捷、风景如画 ,还有上千年的村落地貌,太令人惊喜了!”周末到达东村过林卡的周女士说。

更值得一提的是,达东村因地制宜,开发出了一批“大金矿”。目前已形成了“幸福林卡”“达东桃花会”“音乐嘉年华”“圣地温泉”“庄园遗址”等乡村旅游品牌,成为拉萨周边叫得响的乡村旅游“金字招牌”。这些旅游品牌的实施,带动该村78名群众就业,年均接待游客40万人次,旅游收入近700万元。“以前我们靠上山采摘小叶杜鹃转卖到拉萨获得零碎的收入。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吃上了生态旅游饭,拥有多渠道稳定收入。”村民丹增面对记者,自豪地说出了心里话。

“我们不仅要造绿护绿,更要把这当成习惯,当成所有达东人的习惯。”达东村村委会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说,自从乡村旅游项目实施后,村“两委”积极谋划,主动向群众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号召大家在原址上复垦播绿,栽种了20余亩柳树。同时,组织群众积极开展国土绿化,村民主动在村道两旁、门前院后、池塘周边、水渠两岸造林护林爱林,不仅成就了达东村的千亩雪桃和花海,更成就了达东绿树成荫的“小气候”。

吃上了“绿色发展饭”“生态旅游饭”,达东人的生态文明观念也发生了积极转变。从前,农牧民习惯使用旱厕或将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直排(扔)进村内的沟渠中,造成河道污染、垃圾成堆。乡村旅游项目启动后,村里规划建设了13个化粪池和长达20公里的地下管网,群众养成了文明的排污习惯,真正保护了村内的一股清流。

近年来,达东村先后荣获“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016中国最美村镇生态奖”“2017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美丽乡村示范村”“2017中国最美村镇50强”“2017年度全国生态文化村”“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等国家级荣誉称号,还多次荣获“西藏历史文化名村”等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