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0年01月10日

百姓幸福感再提升

—西藏持续改善民生

本报记者 段敏

“绿叶不忘根的情义,雄鹰展翅向着太阳。”自治区人大代表、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玉麦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卓嘎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说得太好了,把群众想对党、对习近平总书记说的话表达得太准确了。”

卓嘎告诉记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区党委的关心关怀下,玉麦建成了幸福美丽的边境小康乡。她说:“过去一年,是我区快速发展的一年,也是民生持续改善的一年。民生改善了,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提升了;幸福感强了,大伙守卫神圣国土、建设幸福家园的决心和信心更足了。”

就业工作取得新突破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自治区人大代表、扎囊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唐勇告诉记者,扎囊县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去年,该县通过组织农牧民务工联队,圆了众多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梦”和“增收梦”。

“去年,我区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6万多个,实现就业2.3万人。提升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农牧民转移就业57.1万人,劳务收入34.8亿元。城镇零就业家庭持续动态清零。‘订单定向式’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开展,培训各类技能人才4.6万人。自主创业成功554人。城镇新增就业5.2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数字,既展现了过去一年就业工作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绩,更提振了群众要发展、快发展的信心。

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就业、创业政策,山南市浪卡子县阿扎乡夏瓦村大学毕业生阿旺旦增圆了“创业梦”。如今,他开办的培训机构不仅解决了众多学生家长“辅导难”的问题,还解决了四五个人的就业问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制定出台了很多优惠扶持政策。只要我们肯干,就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阿旺旦增希望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加入到创业队伍中来,他说,“新时代是一个追逐梦想的时代,只要我们不断把梦想变为现实,我们的生活就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阿旺旦增告诉记者,他将努力把培训机构办好,用自己的成功实践带动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创业。

教育事业取得新成就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我区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去年是我区教育事业大发展、快发展的一年——“五个100%”目标全面实现。学前双语幼儿园覆盖66.8%的行政村(居)、高校理工农医类专业达60%以上、38.9%的学校实现智慧教育覆盖……这些数据,是过去一年我区教育事业新成就的具体体现。

“山南市的基础教育一直走在全区的前列,这是山南市教育工作者努力工作的结果,更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自治区人大代表、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教务处副主任王春娥为我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感到由衷的高兴,她说,“现在,党和政府的教育政策这么好,对教师、学生这么关心,我们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对得起党和政府制定的这些好政策。”

尼玛县位于那曲市西北部,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属高海拔地区。得益于党和政府的智慧学校覆盖政策,该县中学师生享受到了智慧教育。“过去感觉北京离我们很远,电脑也是离我们很远的东西。现在,享受到智慧教育后,这些都不再遥远了。”该校初二学生尼玛扎西说,“智慧教育拉近了高海拔地区学生与内地学生的距离,也增强了高海拔地区学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决心和信心。”他表示,一定好好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卫生健康事业取得新进步

卫生健康指数,是衡量百姓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过去一年,是我区卫生健康事业快速发展的一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在96个乡镇开展基层巡回诊疗。“互联网+医疗健康”覆盖20%以上医院,建成3个国家级藏医区域诊疗中心,完成9万人次妇女“两癌”筛查……

“在湖南省的大力支援下,山南市人民医院成功跨入三级甲等医院行列。而这仅仅是我区卫生健康事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自治区人大代表、山南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王红英很是感慨,她说,“随着我区卫生健康事业快速发展,来医院看病的患者越来越多了。这既是群众对我区卫生健康事业快速发展的肯定,也是患者对医务人员医疗水平提升的肯定,对此我们既感动又自豪。”

我区地处高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与内地有一定差距。但去年年底公布的“西南片区跨省门诊费用将直接结算”的消息,着实让我区各族群众高兴不已。大家说,这将有力推动我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让各族干部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西南片区跨省门诊费用将直接结算,太好了!这样,等我退休后既可以在四川看病,又可以在云南看病了。”听到这一消息后,作为一名家乡在云南、打算退休后在四川定居的在藏工作者,《西藏法制报》总编辑周明江很是高兴,他说,“希望区党委、政府把这件民生实事办实办好,相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家还会获得更多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