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19年12月29日

牧业增效 牧民增收

(紧接第一版) 同时,为促进牦牛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制定了拉萨市重点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引导经营主体发展牦牛产业,带动小农户发展。各县区也高度重视牦牛育肥工作,积极探索适合本县区推广的牦牛育肥经验,带动牧民增收致富。

提起牦牛产业,就不能不说到当雄县。近年来,当雄县深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发展牦牛产业为基础,以家庭牧场为运作平台,以“有身份证的牦牛肉”品牌的产业链为依托,积极探索高效养殖育肥技术,改变过去管理粗放、效益不佳的状况,实现了草场生态持续好转、群众持续增收的总目标,成为拉萨乃至全区牦牛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达孜区立足区位优势,发展“牧繁农育”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位于达孜区的西藏泰成乳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集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环保型及培养贫困农牧民养殖技术为一体的奶牛养殖、牦牛育肥的企业。

“我们采取‘牧繁农育’方式,牛犊在牧区繁殖,对达标后的牦牛采取全舍饲圈养育肥方式,每头牛经过3—4个月育肥,出栏时产出利润达千元。今年计划出栏育肥牦牛7000头。”该公司负责人马贵说,“公司在2018年拉萨市牦牛肉惠民上市活动中销售牦牛肉5万斤,今年销售量达8万斤。”

在产业的带动下,林周县加大牦牛育肥基地建设力度,推进牦牛育肥标准化、规模化发展。近年来,陆续开工建设了松盘乡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格桑塘牦牛育肥基地、旁多乡牦牛短期育肥基地、江夏乡牦牛短期育肥基地等项目。2019年,林周县计划牦牛育肥出栏2000头。

带动牧民增收致富

在当雄县,经过3年的发展,家庭牧场从3家增加至18家。宁中乡堆灵村,家庭牧场主曲嘎告诉记者,以前家里只搭建了一个简易的畜棚,养殖了151头牦牛,养殖方式也比较传统。2017年5月,政府投资20.71万元修建了标准化的牛圈、饲草库和防疫室,还打了一口水井。同时,畜牧兽医站的兽医也会定期来牧场,为养殖户传授、讲解养殖新技术,提供牛羊疫病的防治、检疫。

“每个家庭牧场都建立了基本情况、称重对比、防疫、消毒、检疫、监管等台账。2019年出栏育肥牦牛943头,育肥方式以放牧育肥与半舍饲为主,每天饲喂精料2斤、干草2斤,育肥时间90天左右,每头牦牛每天成本约13元、日增重1斤至1.2斤,每头增收1800余元。同时,全县对18家家庭牧场共购买的42.04万斤饲草发放补贴8.4万元。”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通过推进家庭牧场育肥、合作社育肥、净土牧场育肥等方式,2019年当雄县共出栏育肥牦牛6028头,惠及群众981户3100余人,实现总收入4510.36万元,实现户均收入45956.3元,实现人均收入14246.5元。

在达孜区,西藏泰成乳业有限公司直接带动唐嘎乡罗普村建档立卡贫困户89户346人,产业分红年人均达3000元;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11人;流转罗普村闲置荒地482亩和耕地500亩用于牦牛养殖和饲草种植,年流转费用达74.1万元,极大地带动了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

随着拉萨市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畜牧业生产发展方式优化转变,一条牧民增收、牧业增效、牧区增绿的改革新路子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路子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