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19年12月27日

我区培育多维创新创业“生态圈”

新动能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本报记者 王菲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对于科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论述。

新时代的序幕,永远由创新者开启;新时代的节拍,总是由战斗者敲击。我区坚定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结合实际、脚踏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培育多维创新创业“生态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直以来,我区持续推进科技创新,科研成果层出不穷。目前,全区建成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37家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我区坚持把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作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三区”科技人才支持计划、科技特派员等,培养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初步形成了由首席科学家、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以及科技人员组成的科研队伍。

目前,全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7万人,累计选派“三区”科技人才4805人,科技特派员发展到1万多人,率先在全国实现行政村覆盖率100%。通过科技特派员和“三区”科技人才发展各类协会128家,发展示范创业大户2288户,培训各类技术人员和农牧民65万人次。“三区”科技人才和科技特派员,已成为我区推进科技精准扶贫、构建农牧区科技服务体系过程中的一支信得过、留得住、用得上的重要力量。

创新是长远发展的动力。

近年来,自治区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相关政策,深度激发“双创”活力。强化政策支持,提供综合性保障,不断调整和优化创业补贴兑现落实体制机制,研究建立补贴申报绿色通道,落实网上补贴申报制度。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2019年,全区各级人社部门摸清各类创业服务对象需求动态,积极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服务,为高校毕业生、返乡大学生、转移农牧民等符合条件人员及时兑现各类创业补贴奖励。各地在深入落实自治区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设立扶持资金。例如,昌都市设立了2100万元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基金;山南市除市本级安排资金1000万元外,各县(区)还分别设立100万元—300万元不等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专项资金,形成了层级互补、协调共促的优惠政策体系。各地积极协调工商、税务等部门,对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安排提供便捷、高效的“一对一”服务。

各市地积极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不断激发创业热情。拉萨市举办了以“梦创拉萨,青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五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昌都市举办了以“智慧昌都,创想未来”为主题的“两路精神”创新创业大赛;林芝市举办了2019年创新创业大赛等。

覆盖全区所有县域的创新创业服务中心逐步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财政资金支持不断提高、在“双创”载体和科技创新园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行动、西藏自治区第二届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如期举办、拉萨市柳梧新区成功入选全国“双创”示范基地……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展以来,我区高度重视科技与“双创”的融合发展,着力增强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和支撑能力,积极统筹科技资源,在环境升级、财政支持、科技创业、成果转化、平台服务、科技创新高地等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双创”的科技底色越来越鲜明,“双创”工作喜报连连,“双创”活力充分涌流,成果竞相涌现。

目前,全区建成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星创天地、乡镇创新创业基地等“双创”载体120家。其中,国家、自治区级“双创”载体35家,入驻企业2076家,吸纳就业1.51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4784人。

近日,在全区科技创新区域发展座谈会上,自治区科技厅党组副书记、厅长赤来旺杰表示,自治区科技厅将进一步简政放权,推动建立区地联合发展基金,用于支持各市地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中的重大科技攻关;各市地科技管理部门要及时向市地相关领导进行汇报并做好推动协调工作,同时要充分利用好“三区”科技人才、科研院所、高校以及援藏省市等资源,依托农业科技园区、“双创”平台等组织凝练好项目,着重解决一批市地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中的科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