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19年12月18日

提升“雪域江南”绿色福利 生态福祉

——林芝市生态环保工作掠影

本报记者 张猛 王珊 史金茹

■导读

良好的生态是林芝最大的特色和优势,是林芝安身立命之本。

这一幅幅生动写实、五彩斑斓的水墨画卷,折射出的是林芝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显现出林芝上下一心、攻坚克难,改善生态环境的非凡气魄。

冬日的墨脱依旧林木葱郁、群山如黛,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正成为高原生态康养高地;尼洋河贯穿巴宜,“水网、绿廊、城市”融为一体,为城市带来“生态底色”;波密318国道两旁茂密的树木和各类植物成为了入藏旅游的打卡网红地。

绿树碧水映林芝

初冬时节,当清晨的第一缕晨曦洒进巴宜区福建公园的绿地高树上时,游园观赏、散步休憩、健身锻炼的人陆续进入园内,整个公园渐渐热闹起来了。园外是车流如织、喧嚣繁华的道路,园内是碧草如茵的绿地、高树掩映的亭台。

近年来,林芝市大力加强城市绿地养护管理,通过持续不懈的城市绿化建设,使公园与城市公共绿地数量及面积不断增加,公园与绿地有机构成了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绿色之肺”,在提升城市形象的同时,为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保障,也为林芝市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了一张亮丽的名片。

近5年来,林芝市累计植树造林36万亩,治理沙化45万亩,森林抚育18万亩,建设经济苗木良种基地1万余亩,完成生态安全屏障建设项目70个,落实国家投资2.6亿元。

目前,林芝市城区绿化面积为531.85万平方米、绿地面积为524.41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绿地覆盖率分别达42.55%、41.95%。截至2018年底,巴宜区获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林芝市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林芝市共有6个县区、44个乡镇、395个行政村先后获得自治区级生态县区、乡镇、村命名。

生态铺就致富路

“现在每家每户房前屋后都有一块经济林木种植地,主要种植苹果、葡萄、水蜜桃、梨子等经济林木。近年来,全村努力发展特色种植业,以前零星的种植方式现在已变成规模种植,不仅美化了环境,致富了群众,更是凝聚了干群关系。”朗县洞嘎镇卓村党支部书记开心地说。

卓村抓住旅游带动农产品增值这个关键,积极探索庭院经济发展模式,由卓村49名党员带头进行试种,技术成熟后,再逐步向全村57户农牧民推广。在卓村党支部和党员的大力引领下,全村群众齐心协力,形成了全村“家家有产业、户户有收入”的良好局面。目前,卓村累计种植核桃900余亩、苹果150亩,藏冬桃100亩,实现每户增收2万余元。

林芝市相关负责人表示,林芝市各族群众正享受着越来越多的绿色福利、生态福祉,生活越来越好,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高。

人人参与护环境

在波密县多吉乡西巴村附近矗立着一座高耸入云的神山——卓玛山。这里水草丰茂,风景优美宜人,让人流连忘返。

“美丽西巴是我的家,生态环保政策好呀,保护动物人人要……”伴着欢快的音乐,村民们唱着自己创作的环保歌曲。每年藏历6月15日,西巴村村民都要在卓玛山下举行传统的斗熊节,斗熊节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

几年前,由于乱砍滥伐等原因,西巴村附近山上的树木大面积减少,一到刮风下雨天,整个村子里都是泥土和垃圾。为了改变现状,乡政府和西巴村“两委”班子召开集体会议,讨论并制订解决方案。“首先是禁止村民乱砍滥伐,由护林员每天不定时巡查;其次是规划垃圾倒放点,每天还会有村民轮流打扫村内卫生;再次是鼓励村民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该村党支部书记向记者介绍说。

乡村环境治理,村民们慢慢地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不乱扔垃圾,不随便砍伐山上树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曾经的贫困村,如今已成为多吉乡农村环境治理的标杆。62岁的村民次仁说:“我们也有手有脚,如今党的扶贫政策好,我们要靠自己的双手让家庭富起来,让村里的环境美起来。”

现在的林芝不仅保护好了生态环境,还聚了人气、要了效益、促了发展,将绿水青山变为建设幸福林芝的“金山银山”。不久前,林芝市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更是为林芝加快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