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19年12月18日

把握理念制度实践 推进新时代 西藏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讨会综述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部西藏发展史,就是一部民族团结进步史,是西藏各族人民参与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及中央和区党委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部署要求,更好突出党校(行政学院)在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方面的职能作用,2019年12月12日,区党委党校(自治区行政学院)组织召开“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讨会,来自区党委宣传部、区党委党校、区社科院、西藏大学的专家学者分别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西藏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言献策,分享了一批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发表了真知灼见,为进一步做好西藏民族工作提供了智力支持。

一、理念: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政策在民族工作中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发展,创造性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工作重大命题,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西藏大学教授扎西从根本保证、根本原则、根本方向、根本途径、主要目标、基本手段、制度保障、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持党的领导等方面,科学归纳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认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看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必须明确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实践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推动作用。(下转第四版)

万代玺 谢会时

(紧接第一版) 首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对象并非局限于少数民族,而是56个民族实现“全民族团结”。其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一部分,同样也是民族团结工作的一部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分不开的。处在反分裂斗争第一线的西藏干部群众需要更加自觉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这个大局,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好基础。再次,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指向是一致的,都是为促进各民族大团结,使各民族的智慧与力量内向凝聚,推动我国现代化强国建设。最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载体,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以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西藏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区党委党校副教授靳海波从统一观念、奠定平等、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塑造精神等方面,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的重要元素,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非抽象的命题,而是在新时代这个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必须从国情区情出发,坚持以各族人民为主体,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正确处理差异性与共同性的关系,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正视共性、增进一体;既不可无所作为,又不能片面理解,简单化处理。要立足当下,放眼长远,既注意解决物质问题,也注意解决精神问题; 既加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也加强制度建设与政策创新; 既注重以文化人,又注重国家仪式与符号的利用。要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二、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十三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

区党委党校教授史云峰认为当代世界体系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形态,怎样治理国家是一个历史性和现实性的命题。在全球化不断深入、传统治理功能渐次衰减的背景下,中国之治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显著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构与建设过程的基本特点,就是探寻适合中华民族主权国家疆域治理的权力结构与治理模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实现,直接取决于各民族牢固树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支撑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中国的治理体系依托于各族人民自觉凝聚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近年日益兴起的“国家认同问题”研究,揭示了统一整体的国家民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轴心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显示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战略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支撑现代中国崛起的内在逻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在政治整合与社会治理的功能上是互通的,在价值体系、制度体系、行动体系上是互构的。

区党委党校达宝次仁副教授认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一大制度创新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功实践中得以保障,在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得以发展。在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要做到“两个结合”,即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坚持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轨道上,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政治基础与制度保障。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又将丰富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与逻辑,从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三、实践: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建设团结美丽的社会主义新西藏

自治区党委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边稳藏的重要论述和“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重要指示,全面深入持续推进以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会学者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9月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西藏实际,从各自研究领域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拉萨市委党校高级讲师刘培勇从分裂主义对维护西藏稳定的长期威胁、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发展稳定进入关键阶段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方面,在对西藏做好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成严重挑战的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要坚决维护意识形态的统一和安全、建构广泛深刻的国家认同、探索创新治理模式,提高民族宗教工作水平、建立民族事务预警机制的建议。特别是在国家认同方面,要传承历史记忆,加强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历史、西藏反分裂斗争历史、新西藏发展进步历史的普及和教育工作。我们要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增强国家认同的政治基础;在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增强国家认同的制度基础;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增强国家认同的思想根基;在现代化的“共建”和改革发展成果“共享”中,增强国家认同的物质基础。

区社科院副研究员阴海燕认为“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是党的初心和使命在西藏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做好西藏民族团结工作,一是坚持依法治藏,建立健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法规体系,制定出台相关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加强党对各行各业各部门抓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领导。二是继续抓好典型,突出模范集体和个人的示范效应,强化模范的典型性、示范性和带头作用。三是增强“五个认同”,在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中强化中华民族整体意识,将儒释道经典、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等多民族文化融合于一,开办课堂,举办知识竞赛、朗诵大会等活动。四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服务与管理,减少差异,缩小差距,逐步改变各地、各民族间的公共服务不均状态。

区党委党校副教授唐小民、讲师韩德辉通过丰富的案例,系统总结了我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成就,认为在以往民族团结进步好政策、好措施、好做法的基础上,创新我区民族团结进步机制。一是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机制,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实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对象全覆盖,教育形式多层次多元化;丰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载体和方式,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二是表彰民族团结进步典型制度化常态化,增设地市、县区和乡镇级民族团结先进单位和个人,广泛征集民族团结故事汇编成册,在街道两旁、公园广场等场所建立民族团结进步动人事迹宣传栏。三是创新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机制,积极创造外部环境、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四是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打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系列实践教育活动平台,不断丰富各族人民文化精神生活。

区社科院副研究员郑丽梅分析了我们党在新时代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出的新要求,认为做好西藏民族团结工作,一是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新平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活动,加大民族团结的网上宣传力度,通过异地就业和购房的形式推动不同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二是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活动内容和形式。三是坚持发展优先,推动民族地区长足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四是依法保障,提升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水平。

区党委党校讲师万鸿湄以大量的数据和事实,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改革创新等方面,总结了我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经验和做法。认为做好西藏民族团结工作,要扎根于基层主阵地,积极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示范点,构建以点连线、以线构片、以片成面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格局,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水平,提高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效能。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建立健全正向激励保障机制。

此次研讨会汇集了相关各方面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加强民族团结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交流思想,分享经验,互相学习,明确了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方向。大家一致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潜心钻研,在服务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展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