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2年07月05日

勇当中坚力量 同心守护家园

——全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综述

■本报记者 次珍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响应党的号召,义无反顾地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顽强拼搏、日夜奋战,展现了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面貌。

今年以来,我区“白衣天使”牢记总书记深切嘱托,满怀“我们一定能赢”的必胜信心,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发挥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作用,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全力以赴开展诊疗服务的同时,认真细致做好病员分流、核酸检测、线上咨询等工作,为我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有号召,有行动,筑牢防疫“铜墙铁壁”

治疗是疫情防治的最后一道关口和保障。疫情发生以来,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按照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全区设立了定点医院和定点发热门诊。第一时间确定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为全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定点救治医院。我区医疗保障部门迅速行动、主动作为,把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患者使用的药品和诊疗项目全部临时性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医保制度保障,为我区新冠肺炎防控又添加了一道重要保障。

战“疫”集结号吹响后,全区医护人员全面学习并广泛宣传科学防疫知识,带头遵守各项防控规定,积极助力疫情防控工作,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疫情防控和服务群众的强大动力,牢牢筑起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坚强堡垒。

自治区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石荔说,作为区内最大的综合医院,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保护人民安全我义不容辞,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应尽的义务。

今年33岁的德吉参加工作已经14年了,目前是西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ICU专科护士,德吉说:“病人需要我们,我们不上谁上,只要病人需要,我们就会以最快的速度来到病人身边,这是我作为一名护士最让我值得骄傲的事。”

主动担当,全员参与,深入防疫“毛细血管”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区各个岗位上的医护工作人员特别是社区医务工作者一直发挥着所在岗位“强心剂”和“定心丸”的作用,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高效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

“没事少出门、出门戴口罩、要勤洗手!”今年36岁的尼玛洛桑是林芝市朗县冲康村的一名村医,从事村医工作已12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她每日走村入户进行体温监测,并耐心向农牧民群众强调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相关措施。

为了能够更好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她将两个年幼的女儿和老母亲交给姐姐照顾,坚定地与村里群众站在一起,每天24小时保持电话畅通,随时待命,及时答复和解决群众的疑惑,积极协助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排查外来人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崇高医德。

“抗击疫情、人人有责,作为村医,我责无旁贷!”尼玛洛桑告诉记者,“所有医务人员都忙在一线,我既然穿了这身白大褂,就不能光想着自己,要对村里群众负责,做他们坚实的后盾。”

“家庭医生”既是强化基层医疗水平过程中实打实的民生工程,是推动医联体建设、实施分级诊疗、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环节,与百姓息息相关。在疫情防控中,“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在为老年群体等提供便捷医疗资源的同时,也积极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城关区八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白玛央金说:“我们社区制定了‘一人一卡’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针对辖区居民家庭进行免费、长效的跟踪管理服务。同时我们也提供上门接种新冠肺炎疫苗服务,帮助大家做好家庭消毒工作。虽然任务繁琐、时间长,但是工作起来越来越有劲头,越来越有成就感、自豪感。”

同心协力,守土尽责,抗疫业务齐头并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严格落实防控规范和疫情处置措施。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那曲市人民医院高原保健科所有医护人员都被紧急调往发热门诊和医学观察病房。不仅如此,其他科室人员也调到了一线。

“医院是防疫一线。为了做好防疫工作,我们只能亏欠家人了。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虽然我们设备不足、药品缺乏,技术也跟不上,但我们要守护好这片土地,守护好藏北53万人民的安全。请大家放心,我们一定把工作做好,大家一起努力战胜疫情。”那曲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索南平措说。

持之以恒,方能慎终如始。当前,虽然我区疫情防控总体形势向稳向好,但疫情传播风险依然存在,防控工作仍然容不得半点闪失。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我区广大医护人员团结一心,迎难而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白衣天使的职业精神,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他们的行动化成无声的语言:“疫情不退,我们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