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2年07月05日

好奇心使我染上毒瘾

——堆龙强制隔离戒毒所3位戒毒人员的“忏悔录”

■本报记者 王香香

西藏堆龙强制隔离戒毒所自2016年5月试点启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以来,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巩固全国统一戒毒模式建设成果,不断提高教育戒治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水平,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实现了场所持续安全稳定。

自启动强制隔离戒毒职能以来,该所认真落实上级有关部门的工作决策和部署要求,抓住“管理、教育、戒治”这三个重点,打造专业戒治队伍,强化管理教育,提升教育戒治水平,连续5年实现场所安全稳定“六无”目标,并荣获2018年“全国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先进集体”。

在今年“国际戒毒日”来临之际,记者前往该所采访,并通过3位戒毒人员的自述,以警示人们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严某:25岁时,同事说吸一下可以提神

我今年29岁,来自福建省南平市,曾在拉萨一家洗浴中心上班,去年4月7日来到戒毒所。

25岁时的一天,同事拿来一个东西给我说吸一下可以提神。我看到周边有些同事在吸,便想着试一下。刚开始吸食冰毒的时候每天不会想太多,觉得比较解压。后来时间长了身体机能受损,免疫力下降,人也变得特别懒惰,记忆力也不好了,以前很有干劲的一个人,后来什么事都不愿意去做。

我父母知道我吸毒的消息后一下子病倒了,不敢相信自己的女儿竟然会吸毒。当时,我心里也特别懊悔,却又无能为力只想逃避,那段时间是我吸食最多的时候。

在戒毒所每天都很充实,不仅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而且学到很多职业技能,让我的身体慢慢好了很多。明年4月份我就可以回归社会了,我想回老家去,在父母身边找点儿事情做,不想再离开父母了。

我希望大家都以我为戒,吸毒真的会失去很多东西,对身体、对家人的伤害也是无法挽回的。希望大家要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邹某:因为吸毒,一向溺爱我的父母彻底放弃了我

我今年41岁,来自安微蚌埠,2020年来到强制隔离戒毒所。

我以前在KTV上班,身材一直胖胖的。2010年,同事说有一种东西吸了可以减肥,当时我不知道那是毒品,就想着试一下,但吸了以后我就明白了这是毒品。染上毒瘾后,我开始浑身疼,睡不着觉,耳朵也受损,听声音听不清楚。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我是父母收养的,以前他们很宠爱我,不管我犯了什么错他们都会原谅我。我一共有过两段婚姻,第一次结婚年龄小,没多久就离婚了,第二次好不容易下定决心重新走进婚姻生活,结果老公在2018年意外去世。老公去世后,我一下子觉得人生没有了希望。两段婚姻的失败,让我觉得无颜面对父母,生活也没有盼头,就开始吸毒。

我再次对生活燃起希望是在戒毒所。刚进来时我是这里最难管理的一个,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刚开始戒毒时特别心慌,一直怀疑别人对自己不好,害怕别人伤害自己。但管教没放弃我,对我嘘寒问暖,教我做人的道理,每天还参加技能培训,中西面点制作,以及唱歌、跳舞等课程,我也慢慢找回了自信。

今年我出去后想开个面食店,等自己的生活变好一些后,再回去见父母,回报父母的恩情。我也希望大家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要让自己永远活在阳光下。

张某:染上毒瘾,妻子带着儿子和我离婚

我是陕西人,今年45岁,2021年6月4日来到堆龙强制隔离戒毒所,进来以前我是一名长途货车司机。

第一次接触海洛因是在1998年,一位老乡拿来一点粉末,告诉我吸食这个很舒服而且不会上瘾,就这样我开始吸了。

我吸食海洛因时间很长,到后期身体特别不舒服,胃痛、肠胃不好。当时为了吸食海洛因,我花光了自己的积蓄还四处找朋友借钱,借了又还不上,最后负债累累。每当这时候就特别后悔,但一难受的时候又想着赶快找钱买海洛因。

我仍然记得,老婆第一次发现我吸毒后那失望的眼神,她不停地和我吵架,并苦苦劝我戒毒,但毒品这个东西一旦沾染上,真的很难戒掉毒瘾。最终2004年我老婆和我离婚了,带着两岁的儿子离开了我。现在家里只有一个80岁的老母亲,我对家人真的特别愧疚。

在戒毒所我学到很多东西,我也拿到了厨师、电工、酒店服务的上岗证。管教们一直很关心我,以后出去了,我想继续留在拉萨找一份能接纳我的工作,重新开始。我也想告诫大家远离吸毒人员,千万不要因为好奇去尝试毒品,最终只能害人害己。

记者手记:24日早上,在过安检、等待进入戒毒所采访的时候,笔者心里特别忐忑,一遍遍在想该怎么开场、该怎么委婉地提问才不会刺激他们的心灵。后来,在干警的带领下,记者一行来到戒毒人员的宿舍,看到他们一张张黑黑的脸庞,听他们大大方方的和我们打招呼,十分情愿地配合采访,那份忐忑的心情才平静下来。

在戒毒所学习、康复,进行思想教育,他们早已经认识到自己过往的错误。如今,正在积极向好,做好准备迎接今后的人生。西藏堆龙强制隔离戒毒所也在严格落实全国统一戒毒模式“四期、五中心一延伸”(即急性脱毒期、教育适应期、康复巩固期、回归指导期,戒毒医疗中心、教育矫正中心、心理矫治中心、康复训练中心、诊断评估中心,以衔接帮扶为延伸)工作要求,以五中心实体化运行为着力点,做好各项工作,帮助戒毒人员树立戒毒信心,为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