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1年12月21日

新型养老模式 助力幸福晚年

——拉萨市城关区民政局养老工作小记

■本报记者 央金 本报通讯员 伊热

当早晨的第一缕阳光叫醒沉睡的大地,高原古城拉萨正从酣睡中苏醒,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间。此时,老年朋友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街道、公交车站或是公园、活动中心等晨练点。虽然他们不再年轻,但只要身处其中,就能深刻感受到一种生命的活力。

“退而不休”是老年朋友们理想的生活状态,每天快乐而忙碌能让老人感到充实、自信。退出职场并不意味着失去自我的价值,而是开启了新的里程。老年朋友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快乐地享受着晚年人生,生活多姿多彩。

65岁的措姆虽然退休十几年了,可她一直都没闲着,生活过得丰富多彩。“我们家可热闹了,3个孙子孙女都特别可爱,每天给他们准备可口的食物是我生活中的一大趣事,看着他们健康成长,我感到很幸福。每天孩子们上学后,我忙碌的一天才刚刚开始,首先要步行20多分钟到公园锻炼2小时,在公园清扫落叶,和队友们喝早茶,商量每月的团队活动,帮助困难队友等。到了周末,还要陪孙子孙女散步、打篮球、跳绳等,生活在孩子堆里的日子,特别充实,且充满活力。”措姆笑着说。

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敬老助老更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拉萨这座有温度的城市,越来越多的老年朋友在尊老、孝老、养老的良好氛围里享受着幸福晚年,人人满怀笑意,开心快乐地生活。

“住上幸福院,吃上幸福饭,过上幸福生活!”居住在城关区蔡公堂乡社会福利院里68岁的“五保户”老人卓玛反复重复着这句话。“这里的居住环境特别好,有山有水,有医务室、活动中心、理发室、浴室、茶馆等配套服务设施十分齐全。自从住进城关区蔡公堂街道社会福利院,每天都有工作人员给我们做饭,做好了送到跟前,有护工照顾生活起居,还有医生给看病,和同龄人一起聊天散步、看电视,这样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啊,千感谢、万感谢,也不能表达出我们心中的这份感激啊!”卓玛感激地说。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近几年,城关区委、区政府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宗旨,落实养老工作举措,提高养老服务水平。目前,城关区下辖12个街道办事处、53个村(居)委会,60岁及以上老人共7156人,60-69岁的老年人占总人数的58%、70-79岁老年人占30%、80-89岁的老年人占10%、9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2%。

为进一步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城关区投资3097万元完成3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项目(纳金路北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策门林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城关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在此基础上,同时发展普惠型养老和互助性养老,探索城关区“3+1+6”养老模式,初步建立“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公建民营”养老服务模式。居家养老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和更新,城关区各社区充分发挥“就近”优势,以“老乐”为主题,使辖区老人充分享受到丰富多彩、“愉”教于乐的晚年生活。

“虽然我是外来媳妇,但这几十年来,在鲁固社区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亲人们的关爱。现在我哪儿都不想去,就想在鲁固社区安度晚年。”75岁独居老人索朗曲珍说。

索朗曲珍老人祖籍在墨竹工卡县。几十年前,她嫁到了鲁固社区。年轻时她在社区做保洁工作,后来因为年迈体弱多病,社区居委会为她申请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并推选她为“双联户”户长,每月增加了500元的收入贴补家用。

“你看,这是社区给我买的老花镜,戴着它我能清楚地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可以做自己想吃的食物,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这都要感谢社区给予的帮助。社区志愿者带我去眼科医院做检查,做手术,陪伴在我身边,如果没有社区和志愿者的帮助,我的世界将是无色模糊的。”说到这里索朗曲珍有些哽咽了。

城关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关区民政局培育成立了第一家本土社会组织“城关区蕃阳社会志愿和服务协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对老城区471位特困、低保、经济困难老人提供助医、助洁、助浴、助餐、助急“五助”服务。截至12月,服务总次数达17万余次。组织成立了安心帮老年人活动中心,结合便利的位置优势以及安全可靠的食品用餐为协会提供全面可靠的后勤服务保证;为确保居家养老服务中应急保障服务,并向老人们提供精神关爱、康复、助医等方面的服务。

“阿妈啦,我来给您洗洗脚,修修指甲,最近指甲没有倒长进肉里吧。您看,这几天是不是又没有控制好饮食,您的血压比前几天高了一些,平时除了饮食多注意,您心情也要放平和。”服务站里,这样的情形随处可见。对于城关区幸福社区的老年人来说,都知道一个地方,那就是社区为他们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站。在这里,老人们欢聚一堂,欢声笑语不断,服务站为辖区老人提供高品质、高质量的养老服务,打通了居家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幸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暨老年驿站),于2021年3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幸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总面积为300多平方米,设有老年食堂、甜茶馆、诊疗室、理疗室、药浴室、慈善超市等服务功能区域,服务站不仅可以为老人们提供居家养老、日间照料等服务,还可提供医疗保健、护理陪伴、家政服务等。目前,幸福社区共有老人700名左右,已有191名55岁以上老人办理了《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卡》。

“以前上班总担心母亲一个人在家里发生意外或是会感到孤单,怎样让母亲开心、自己放心成了我的心病。自幸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启用后,看到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为辖区老年人提供贴心服务,受到老年人的欢迎。母亲在服务站和社区里的老人聊家常,拉近了邻里间的关系,也结交了新朋友,我悬着心终于放了下来。”幸福社区居民白玛说。

城关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为让更多的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今年11月18日。该局与西藏益行社会公益服务中心签订居家养老购买服务,通过政府投资为八廓街道、功德林街道、嘎玛贡桑街道、金珠西路街道等城关区户籍的100位特困、低保、经济困难老人提供助医、助洁、助浴、助餐、助急“五助”居家养老服务。同时,该中心根据老人实际情况,专门制定了“空巢老年人专项服务计划”针对空巢老年人提供心理疏导、陪伴聊天、居室清洁清扫、慰问、健康知识宣讲、助医等多种服务。自今年11月22日居家养老服务启动以来,截至12月,服务总次数为450余人次。

如今,越来越多的老人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幸福,人们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希望老有所依,更希望老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