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1年11月16日

让雕版技艺“活”在当下

——“非遗+扶贫”藏族雕版印刷技艺项目成果展侧记

■本报记者 晓勇

11月9日下午,位于拉萨市娘热乡仁钦蔡村的西藏雪堆白技工学校,迎来十余位我区非遗专家,参观在此举办的“非遗+扶贫”藏族雕版印刷技艺项目成果展,并举行相关艺术研讨会。

一部由西藏雪堆白技工学校再造的丽江版《甘珠尔》摆在展馆前沿最醒目处。它精美如新,折叠装帧、朱砂印制和唯一有汉语标注目录是其独有的特色。

这是2012年在大昭寺授权下,经过西藏雪堆白古籍复制团队的努力,以现代数码高精复制技术得以重新制作出版。“它的原版为明朝天启三年丽江版《甘珠尔》刊印的10套中供养给大昭寺所藏的一套全本108函。”西藏雪堆白技工学校创始人宋明介绍,“丽江版《甘珠尔》是丽江多元文化的重要见证,结合了藏、汉、纳西3个民族的文明和智慧,也是藏族地区刊印的第一部大藏经。”

除带有浓厚藏族地区文化密码的传统雕版技艺再现这场成果展外,一部由一位青年艺术家刘婧完成的《千手观音》拓印版格外引人关注。

《千手观音》是德格印经院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印版之一。几百年来,德格原藏版经过长期印刷,画面模糊不清,至目前,已成绝版,不再印刷。

两年前,青年艺术家刘婧有幸参与西南民族大学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年度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藏族雕版技艺人才培养》。此后,她在自身原有的雕刻技艺的基础上,用热爱与虔诚的心,留在德格印经院历时半载,夜以继日,用一双巧手传习经典,复现了这部《千手观音》的盛容。

刘婧也因此进入德格印经院,由她一手复现的《千手观音》目前藏于德格印经院。

一幅根敦群培大师头像摆在成果展最里间,大师眼镜下一双深邃的眼神有一丝忧虑,似乎可以直达人心。这幅人物头像雕版上方、悬挂墙面的正是它的拓印版。

自去年以来,自治区群艺馆(非遗保护中心)与雪堆白技工学校联手实施了一项实验性文化工程——“非遗+扶贫”,主要以培训人才与开发产品为核心,充分发挥非遗产业化的政策优势,使藏族雕版技艺在新时代迎来新的发展空间。

来自拉萨市尼木县普松乡和昌都市江达县的30名民间手工雕版技艺人参与其中,通过集体培训、田野考察、创作实践培训、产品研发,最终由他们完成的400多件作品构成了当日的成果展。

展馆中的根敦群培大师头像和琳琅满目的吉祥八宝图案、符咒等系列雕版文创产品,正是这次实验性文化工程的初步成果。

自治区群艺馆(非遗保护中心)副馆长平措顿珠说,非遗保护中心与校企联合开展本项目,旨在提高、提升整个行业的综合水平和每个非遗从业者的综合能力,让手艺人通过技艺拓宽思路,从而达到既传承手艺,又增收致富的目的。

西藏雪堆白技工学校相关负责人益西丹增说:“从过去的只刻经文转换到另外一种生活的层面,在不丢失手艺的基础上,让手艺人刻文也刻图,既拓展了手艺人的思维,又让每一幅新的雕版印刷经过设计、经过手工制作保留下来,将拓印的文创产品投放到市场,‘非遗+扶贫’得以双赢。”

雕版印刷术始创于唐代中期,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早在2009年,藏族雕版艺术与江苏雕版、福建四堡雕版、青海同仁刻版、衡水法帖雕版等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随着现代印刷技术的兴起与繁荣,曾在世界广泛使用的雕版印刷术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仅在藏族地区尚存生机。在当下,如何让传统雕版印刷技艺在时代传承中实现跨越式创新发展,俨然成为一个令人注目的时代主题。

早在上世纪80年代起就关注藏族雕版技艺的西藏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余友心表示:“如何把西藏巨量的瑰宝级文化资源通过工匠艺人的手做成产品进入市场,这个成果展给出了很好的答案和效果。”

余友心认为,这次成果展有两个重要内容,一个是传统雕版技艺通过培训继承了下来,二是让学员拓展思维的同时,创作出了一批文创产品。这些产品有望不断提升、不断放大,进入文化旅游市场,成为西藏的文化符号。“还有一点,这次培训把手工技艺和机器再造相结合,这是它迈出的重要一步。”

西藏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自治区艺研所所长努木说,从目前全国的情况来看,雕版技艺的活态传承在藏族地区最好、最多,也最集中。“这是一个新起点,而非终点。要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项技艺对传承藏民族‘文脉’‘根脉’的重要意义。”

西藏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西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洛桑扎西说,相关机构和部门要多举办展览,还可设立专门的博物馆,让更多人有机会体验雕版印刷技艺的美感。“只有人们普遍了解、接受这项技艺,市场才会打开;有了市场文化,传承就会容易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