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1年07月23日

桑珠孜区公安用情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桑珠孜区公安局在开展护校活动。

桑珠孜区公安局在开展执勤工作。

█本报记者 张黎黎

自公安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桑珠孜区公安局主动担当作为,厚植“爱民、惠民、为民”三种情怀,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有力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爱民,600余名民警走向群众

听民声、知民意,了解群众所思所盼。

桑珠孜区公安局始终保持“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深厚情怀,广开言路,敞开大门“迎谏”,努力在回应群众呼声中密切警民关系,树立新时代公安队伍新形象。

结合正在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百警访民情”活动,600余名民警主动走入群众家中,主动向辖区群众报告,广泛征求人民群众意见建议,不断提高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认可度。

6月26日,桑珠孜区公安局成功举办“我为群众办实事”成果展暨第二届警营开放日,400余名社会各界代表参与了警营开放日活动,7860名网民网上观看了直播,点赞2.7万次。

同时,在“桑警在线”上开通网上评警窗口,开展满意度调查活动,493名网民参与了开门评警活动,96%的网民给予窗口部门服务态度和办事效率较好以上评价,87.82%的网民认为为民办实事形式多样,88.64%、11.16%分别对教育整顿成果评价满意、比较满意。

7月2日,公安局召开第一届特邀群众监督员聘任会,聘任30余名社会各界群众为群众监督员,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公安改革发展奠定基础。

惠民,服务群众做“加减法”

桑珠孜区公安局切实加强和改进公安服务管理工作,释放惠民红利,持续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努力在为群众办实事上做“加法”,在涉及群众业务的审批环节上做“减法”。

治安大队户籍窗口坚持“四心”服务,从细微事做起,推出了网上跨县区户口迁移“一站式”服务,让“零跑腿”和“一次办成”服务承诺真正落到实处。

出入境管理大队坚持“出入有境、服务无境”的工作理念,针对老年人办证难问题,主动出台优先服务,简化采集流程,让60岁以上老年人办证更方便。

便民警务大队积极与桑珠孜区总工会对接,在人口密集的27个便民警务站设置便民服务点,为群众提供手机充电等优质服务,积极与桑珠孜区总工会沟通协调,在36个警务站投入便民饮水机,提供24小时不间断饮水服务。

从一点点小事做起来,让过往群众渴了有水喝、热了能乘凉、累了能休息、雨天能避雨。截至目前,已为2000余名群众提供服务,积极将36个便民警务站打造成“便民驿站”。

此外,还“贴心式”服务重点群体。针对“三大考试”开辟绿色通道,为需要补办身份证等业务的考试开辟绿色办证通道,考前为学生办理身份证50余张,确保考生顺利领证按期参考,张贴桑珠孜区公安局关于“三大考试”期间便民利民通告8张,为广大考生顺利入场考试提供最大便利。

高考期间,45辆“高考直通车”共接送高考学生70余次,及时解决考生和家长实际困难100余次,受理群众求助233余次。

为民,让群众感受“公安温度”

紧盯百姓所需所盼,因情施策、精准发力,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公安温度”。

桑珠孜区公安局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开展“黄赌毒”、电信网络诈骗和盗窃等违法犯罪专项整治及“缉枪治爆”系列专项行动等公安主业,进行双向驱动,并驾齐驱。

教育整顿期间,共受理各类行政案件352件,行政拘留162人、行政罚款148人。依法查获涉黄案件10起20人,查获涉赌案件18起85人,移送刑事案件24起28人,抓获在逃人员3人、查获吸毒人员1人。

通过一系列的整治,一些治安乱点得到了有效整治,反弹趋势得到了全面压制。

为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营造文明、平安、和谐的辖区环境,桑珠孜区公安局民警积极开展防电信诈骗、法制宣传、经侦宣传、防止干预“三个规定”入户宣传等各类类型的宣传活动118次,发放宣传单500余份,签订责任书900余份。

持续护校安园工作,民警对门卫值班、方案预案、规章制度、疫情防控以及“人防、物防、技防、消防”等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全力构建全覆盖、无盲区、无漏洞的校园安全“防护网”,期间共检查200余次。

协助交警开展交通疏导,整治交通安全隐患、疏导学校周边交通、参与上下学重点时段执勤值守300余次;由局党委带队,组织科所队民(辅)警联合护校工作机制,设立执勤点位9个,累计出动警力达2160余人次。

结合开展的“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积极组织公安民辅警到养老院、敬老院、学校看望慰问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共计30余人次,共参与社区义务大扫除5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