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0年04月03日

红色村落里的浓浓军民鱼水情

本报记者 王香香 本报通讯员 李树森 张照杰

61年前,扎西顿珠家是“差巴”。

61年后的今天,扎西顿珠坐在自家二层的楼顶上,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回忆往昔。他说那时每天太阳还没升起,就要起床干活。夜里常常惊醒,因为“害怕迟到,迟到要挨鞭子”。

61年,山南市泽当镇“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太阳能路灯、健身器材等设施基本完善,家家通上了自来水,条条水泥路通到了田间地头,通讯网络、广播电视实现100%全覆盖,宽带网络进入寻常百姓家。

扎西顿珠感慨地说:“没有共产党和解放军,就没有今天的新西藏,也没有我们的幸福生活。”

“我刚当上村党支部书记的时候,全村大约有2000多头牲畜,但是现在村里的牛羊总数才700头(只)左右。”面对记者的疑惑,该村党支部书记边巴次仁解释说,“村里已经从单一靠种养殖业转变为运输业、旅游业和服务业等多位一体的经济发展模式,现在村里商业与餐饮收入有270多万元,下一步我们还要发挥支部组织作用,改善村容村貌,发展红色乡村旅游,让更多人知道克松村,来这里参观旅游。”

谈起这些年的变化,克松村村民都说,离不开党中央的好政策,离不开驻地解放军的无私帮助。

村里的青年达瓦次仁对此深有体会。几年前,他成功办起豌豆粉丝加工厂、养猪场、藏獒养殖基地等特色产业项目,资产翻了好几番。

谁也想不到,风光无限的达瓦次仁几年前还是贫困户,他说这多亏了部队,是部队传授的养殖技术,协调当地银行部门贷款,帮助了他脱贫致富。

达瓦次仁的经历,只是山南军分区驻地某团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

该团始终本着“地方所需、群众所盼、部队所能”的原则,积极参加支援西部大开发,与克松村结成定点帮扶对象,大力协助地方巩固基层政权,扎实推动新形势下联创共建工作,踊跃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5年多来,共帮助30多户家庭脱贫,村民收入逐步增长,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引水灌溉1500多亩,义务巡诊800余次,开展党的宣传教育20余次,赠送健身器材8套,帮助村委会修建文化活动室,捐赠各类图书2400余册……

如今的克松村有4个居民小组,242户872人,耕地面积1578.9亩,农机化作业率达100%;农村经济总收入2988.21万元,年人均收入达1.97万元。

边巴次仁感慨地说:“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村民的幸福生活,就是部队官兵帮扶史。”

从信教信佛到爱党爱国,入党入伍成为时代风尚。走到克松村居委会的办公室,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毛主席题词挂在了墙上,头上还有“文明创建”“工青妇服务”等几个挂牌,没有旁人提醒,很难发现这里就是西藏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旧址。

1959年12月,西藏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克松村成立,老书记索朗顿珠的父亲阿旺成为首批5名党员之一。

“从1959年的5名党员,到现在的158名党员,同样离不开解放军的帮助,每年驻地部队会组织支委成员培训、讲党课,恰逢国庆节、建党节等重要节日,还会和村民党员一起升国旗、重温入党誓词。”边巴次仁拿出了党支部建设资料介绍道。

给钱给物,只能解决群众一时之需,授予以渔,激活自主发展动力,才是为民服务的更深层次含义,该团党委深谙其道。

在长期扶贫帮困过程中,该团积极探索为人民服务的思路,不断创新帮扶模式,采取营帮乡、连帮村的办法,协助克松村党政部门解决党建、人才发展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帮助基层党组织增强了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如今,克松居委会已经命名为“西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列馆成为山南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入党已经成为克松村民的共同选择。村委会主任刚组接过话茬说:“我是2011年入党的,在组织感染下,我的大女儿和二女儿也成为一名预备党员,三女儿和小儿子也刚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现在家里的家庭会议也变成了组织生活会。”

喝水不忘挖井人。参军报国已经成为克松村年轻人的时代风尚了,村子里当过兵的人有180多名,仍在服役的有10多名。正在该团服役的某连连长洛桑贡嘎正是土生土长的克松村人,他说选择参军入伍就是为了更好地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回报党和国家的恩情。

党的关爱之情,西藏人民看在眼里,更铭记在心。在这块渗透着军民情谊的沃土上,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国旗村”,家家户户楼顶上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