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20年01月24日

藏东高原逆行者 党和人民“守夜人”

——昌都市卡若区森林消防中队全面建设纪实

图为昌都市卡若区森林消防中队开展灭火联演联训。本报记者 王杰学 通讯员 孙武 摄

西藏森林消防总队昌都市支队卡若区中队驻守在海拔3280米的藏东高原昌都市卡若区。2018年9月29日转制改革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2019年12月31日正式挂牌更名为卡若区森林消防中队。

建队以来,成功扑救30多起森林火灾,完成10多次抢险救灾任务,2次被武警总部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10次被森林消防局评为“基层建设标兵中队”,6次被总队评为“基层建设先进中队”。

着眼转型升级,

始终做到对党忠诚

昌都市山高坡陡,地理环境复杂,森林火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易发多发,能否在重大灾害来临时挺身而出,坚决做到刀山敢上、火海敢闯,坚决完成应急救援任务,关键要看思想政治上能否做到纯洁巩固。

用党的理论武装铸魂。中队结合“学训词、铸忠诚、创新业、立新功”和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论述摘编》《学习纲要》等原著读本,扎实开展“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活动,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和训词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用精神内核引领。该中队深挖“老西藏精神”这座精神宝库,邀请十八军老战士来队传经送宝,切实用爱党爱国爱藏爱民的政治品质浇筑信仰根基,用坚韧不拔攻坚克难的战斗意志锻造先锋本色,用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激发苦干精神,通过日积月累、熏陶引领,队员把党的旗帜高高擎起,自觉在雪域高原扎根奉献、奋发有为。

用光荣传统浇灌。新消防员下队,该中队安排参观荣誉室,组织学队史、学传统;每次支部班子调整都组织班子成员开展荣誉交接;每到老同志离队都编写“藏东绿色卫士”故事集,制作短片和画册,开展“奖牌留名、活动留影、实物留存、退伍留言、走后留声”活动;每当遂行重大任务,都要高举象征荣誉的鲜红队旗;每遇群众有困难,都主动靠前开展助民服务活动。据悉,该中队先后资助6名贫困学生重返校园。

着眼特殊使命,

时刻为赴汤蹈火准备

西藏素有“世界屋脊”“亚洲水塔”之称,是国家安全、生态安全重要战略屏障。该中队大力强化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使命意识,全面锻造专业精准、科学高效的过硬本领,始终做到了忠诚使命、献身使命、不辱使命。

对标“主力军、国家队”苦练精兵。该中队严格落实周会操、月考核制度,设立训练“龙虎榜”,队员以“流汗最多、皮肤最黑、业务最熟、技能最精”为荣,涌现出一大批器械王子、灭火能手、技能尖兵、救援骨干。

发扬“四极精神”。该中队大力发扬总队“坚守极地、不畏极难、甘受极苦、挑战极限”的“四极精神”,在营区设置文化石、队训,每次执行任务都叫响“宁让生命透支、不让使命欠账”战斗口号,切实把“四极精神”融入队员血脉。

当好党和人民“守夜人”。队员全年365天使命在肩,每天24小时备勤值守,努力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2018年转制后,该中队第一时间奔赴“10·11”江达县波罗乡金沙江堰塞湖抢险救援现场,圆满完成转移受灾群众、搬运救灾物资、搭建帐篷等救援任务,受到驻地政府和百姓的一致好评。

着眼提质强能,

牢牢把握内涵发展

越是工作生活的环境艰苦复杂,队伍建设的标准质量越不能打折扣。实践中,始终把抓经常打基础当日子过、当内功练,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推动了中队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精细建队。转制后,该中队注重精细化抓落实,秉承“简单的事重复做就不简单、难做的事坚持做就不困难”,切实从小处着眼、细处入手,处处有标准、事事求精细。从队员穿衣戴帽、礼节礼貌、歌声呼号、物品摆放“四件事”严起,从节约一滴水、一粒米、一度电、一张纸“四个一”做起,营区瓷砖掉了有人补、栅栏松了有人焊、东西坏了有人修,做到从里到外都像纪律队伍的样子。

坚持从严治队。该中队党支部结合主题教育认真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严密组织开展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支部一班人认真严肃检视剖析问题,虚心接受队员意见建议,并抓好问题整改落实。

坚持人才兴队。队员牢固树立“中队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理念,积极向中队建言献策,见排头就站、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形成了人人想事干事、处处求实创新的浓厚氛围。该中队保障班班长李海昌入队近10年来,曾获优秀消防士(原士官)3次,荣立“三等功”一次。他担任种养殖员以来,一人养猪30余头,种植蔬菜数万斤,独自琢磨出10余项创新种养殖方法。

奋进新征程、展现新作为。该中队将继续弘扬老部队光荣传统,切实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大责任,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守夜人”。

■文/图 本报记者 王杰学 通讯员 孙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