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藏文版》 《人民日报藏文版》 《西藏商报》 《西藏法制报》 《西藏法制报藏文版》

2019年12月31日

李世伟: 带着梦想闯高原

和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不同,李世伟的目标很明确:把创业之路挺进西藏。

李世伟是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大三学生,别看他只有21岁,却是有近2年创业史的“小老板”,麾下还有35名拥有共同理想的小伙伴。

个子不高、面容清秀,接受记者采访略显腼腆,这个山西小伙实在让人无法与一名“野心勃勃”的创业者联系起来。不过,随着“机器人益智教育”这个话题的打开,李世伟侃侃而谈的自信里开始流露出一名大学生创业者的睿智和雄心。

◎9个年轻人的梦想“起航”

李世伟大学学的是小学教育专业,早在大一的时候他就在想:怎样才能拓展小学教育,让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一个偶然的机会李世伟接触到了机器人教育,有简单的编程、有动手设计的创新、也有搭建的快乐,这不就是自己一直想要找的创新教育吗?

李世伟把自己这个懵懂的想法和同专业的郭增凤、普布玉珍、张育、叶兆寻等同学分享后,很快就吸引了他们的兴趣。于是,9个年轻人的梦想就此起航。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当激情碰撞出火花,年轻人一腔热情,稍稍冷静下来,才发现连最起码的专业培训都没钱,还有培训教室、购买教具、宣传经费、招生计划……纷繁复杂,创业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大卫亲自找到了他们。原来,教育学院恰好也准备进行课程改革,成立创新教育实验室,李世伟他们的创业梦想刚好和这个思路吻合。“现在你们有什么困难和问题?我们通过学院、学校的能力来帮你们协调解决。”

这一句话胜过雪中送炭的温暖。

很快,30万元的创业基金批了下来,命名为“智慧星机器人教育”的工作室也正式入驻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实验室,给孩子们上课的教室也腾了出来。原本困扰着这9个年轻人的困难,没想到就这样迎刃而解了。

今天想来,李世伟觉得当初没有学院的支持,也许梦想会“夭折”:“我们就是一腔激情,根本没有考虑到资金、教室等等这些实际困难,现在想来真的特别感谢学院大力的支持,才让我们坚定了最初的梦想。”

◎创业与学业交织的压力

有了经费,李世伟和8个伙伴开始奔波在山东、陕西等多地进行线上、线下培训。

原本学的就是小学教育专业,现在利用乐高等相关益智教具进行教育,这对李世伟他们来说并非难事。“最难的是课程的研发。”作为智慧星的负责人李世伟考虑的事情更多:一节75分钟的课程,怎样让孩子们能尽情享受到玩的乐趣,还能在动手中开发智力?

林林总总的培训过后,李世伟和他的小伙伴们开始把精力放在课程研发上。一边要学习,一边要培训,还要花精力进行课程研发,创业与学业交织的压力接踵而来。“我们一般利用晚上或者周末的时间来讨论。”央吉秋宗是智慧星创办至今一直坚持下来的同学之一,但是这条路走来实属不易:一学期的教材都是在某个灵感后,一遍遍打磨、自主研发,最终编写为教材。

那些夜晚,9个年轻人聚在一起,方案不断修改、不断否定,直到他们觉得“玩和学”最恰当地融合在了一起。

有了课程、有了教室,接下来就是招生。“招生在我们创业过程中,其实算比较轻松的一环。”李世伟经常在咸阳各幼儿园当志愿者,认识了很多老师和家长,当他把自己开创的这个“智慧星机器人教育”一说出来,很快就得到了家长的认可。

经过半年的筹备,2018年6月“智慧星”开始运营招生。因为一个老师负责2—3名孩子,所以第一学期只招了50多名学员。第二学期,招生近90人。

“规模不敢太大,一方面是为了安全,一个老师不能同时兼顾太多学生。另一方面也有一些老师中途退出。”面对学业和就业的压力,尤其是四六级考试、公务员考试的压力,有同学开始退出。

自然,有退出的,也有怀揣着创业梦想进来的。“智慧星机器人教育”在咸阳渐渐出了名,很多家长慕名而来,想让孩子体验这种益智的教育。

◎益智教育挺近西藏

“如果只是停留在学校,那这个创业就失去了意义。”

经过两年的打拼,目前“智慧星机器人教育”主要致力于3—12岁儿童益智教育课程的研发、教学与传播以及益智教具的设计、生产和销售,开设有学前儿童乐高班以及学龄儿童动力机械班、WeDo编程班、EV3编程班,35名授课老师都是经过培训后取得机器人授课证书的教育学院学生,其中有4名是藏族。

从最初创业到现在,李世伟心中的目标都很明确:把“智慧星机器人教育”拓展到西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目标呢?在早年去西藏调研时,李世伟就发现为了让孩子考取内地西藏班,西藏学前以及小学的教育多为应试教育,孩子们在学习中能体验到的快乐很少,而且学习思维较为落后。

“尤其是县、乡一级的教育,孩子们根本没有太多机会接触这种益智的教学方式。”在创办“智慧星”之初,李世伟其实有意识地招进了几名藏族同学,想着有一天他们能带着自己研发的益智课程,利用双语教学,把“智慧星”挺进高原,让更多的藏族孩子们享受到在学习中玩耍、在玩耍中学习的快乐。

2019年,李世伟再次带着他们研发的课程到了拉萨。在一次次与学校的接洽中,在一次次随机的街访问卷调查中,李世伟碰了个“满头包”:有的小学甚至连门都没进去,家长担心耽误孩子上课时间持否定态度的也不少。

“从这次打击中,我觉得应该转变思想:越是被拒绝,越说明这是一块不曾被开发的土地,说明未来有很大的市场和机遇。”李世伟依然很乐观,毕业后他就要开拓西藏市场。

不过,这次的碰壁事件,也让李世伟找到了突破的方向。“单靠自己单打独斗去推动肯定很难,还是要借助政府和学校共同推动,打造‘校园合作’模式。”李世伟希望这种“投资教育”的理念能得到西藏相关部门的认可,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并通过这样的方式为西藏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